国自产拍偷拍福利精品免费一,亚洲欧洲xxxx,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省內新聞  > 正文

糧滿倉·好豐光丨新農人:田兆山的“慧種田”讓堿窩窩變成金土地

作者: 來源: 海報新聞 發表時間: 2025-07-31 08:36

image.png

  海報新聞記者 商永恒 趙菲菲 東營報道

  “誰能想到這片‘堿窩窩’竟能長出如此優質的麥子!”站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山東豐彩種業負責人田兆山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的3000畝“濟麥60”小麥正式開鐮收割,經專家測產,在含鹽量3.01‰的中度鹽堿地上,畝產達到了560.4公斤,比去年增產了近50公斤。

  田兆山在農業領域已奮斗二十余載。從最初的農機銷售工作,到如今專注于種業選育和推廣。他深刻認識到鹽堿地是阻礙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在那些鹽堿地里,放眼望去,田間總是白茫茫一片,幾乎看不到任何農作物的蹤影,即便是生命力極強的野草也難以扎根生長。田兆山回憶起過去的種種嘗試,不禁感慨萬千:“以前我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品種,但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不是幼苗死亡就是產量大幅減少,即便是最好的年景,畝產也難以突破400公斤。”然而,三年前,當他們開始試種“濟麥60”這個品種時,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第一年,畝產就突破了460公斤,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的畝產更是達到了令人欣喜的511.88公斤。

  田兆山深知,要在鹽堿地上取得突破,必須從源頭入手。“真正的良種,必須將‘芯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從2021年起,田兆山聯合山東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積極收集各類小麥、大豆等種質資源,通過系統的試驗、評價和鑒定,努力篩選出性狀穩定、耐鹽堿的優質品種。

  在永安鎮前七村的麥田里,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田兆山抓起一把麥粒向記者展示:“你看這麥粒多么飽滿!以前這里的土地泛著白堿,種什么都不長,現在卻變成了‘金土地’。這3000畝土地,主要種植‘濟麥60’,整體來看,今年和去年的表現相當,預計畝產也能達到500多公斤。”

  近年來,田兆山堅持“以種適地”與“以地適種”相結合,不斷完善旱堿麥等現代育種技術體系,持續引進旱堿麥新良種,做強種子“芯片”。2025年,“濟麥60”的卓越表現使田兆山信心大增。

  鹽堿田曾被視為農民的噩夢:白花花的堿殼覆蓋著泥土,莊稼剛萌芽便迅速枯萎。村民們無奈紛紛外出打工,田地荒蕪得猶如癩子頭。“這堿地養不活人,遲早會荒廢!”村里人曾如此斷言。隨著田兆山引入新品種“濟麥60”,情況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種麥子具備耐鹽堿、抗干旱的特性,根系深扎,葉片挺拔,在鹽堿地上的存活率高達九成。如今,村民們爭相種植,種植大戶王介林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目前產量,每畝可增收300多元,500畝便是15萬元。更重要的是,這品種耐旱耐鹽,管理起來省心多了。”

  田兆山憑借多年在農機銷售領域的豐富經驗,敏銳地察覺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慧農業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他積極引進各種智能設備,勇敢踏上“慧種田”的創新探索之路。2025年,他引進了先進的種子加工成套設備,種子從進料口進入后,通過風篩選、比重選、光波選、色選等多種精準篩選技術,經過包衣機的包衣處理和定量包裝秤的精確稱量后,一袋袋高質量的種子便生產而成。引進智能設備后,生產線的效率顯著提升,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成本。原本需要10個人才能完成的流水線工作,現在只需要3個人就可以輕松完成,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今,這片曾經被視為“沉睡”的土地已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站在麥浪翻滾的田埂上,田兆山望著遠處正在作業的收割機,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讓每一寸鹽堿地都變成豐收的沃土。”


責任編輯:
荊彥茹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襄垣县| 巴彦县| 南昌市| 棋牌| 军事| 仲巴县| 汝城县| 楚雄市| 龙江县| 东乡县| 太仓市| 彰化县| 施秉县| 麻栗坡县| 韩城市| 会同县| 尼勒克县| 南汇区| 都匀市| 石林| 光泽县| 卓资县| 卫辉市| 广安市| 临沭县| 高台县| 波密县| 莱芜市| 崇文区| 庆元县| 乐至县| 错那县| 佛冈县| 肃宁县| 武穴市| 仁寿县| 德钦县| 兴隆县| 潞城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