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6-11 09:39
□ 明偉方
三十九年前的夏天,我正在一個偏僻的鄉村中學緊張復習,準備迎接人生的重要時刻——高考的到來。
農村的孩子更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沒有城里孩子優越的學習條件,對光陰不敢有絲毫懈怠,唯有分秒必爭,拼命與時間賽跑,才能與夢想更近一步。
每天在學校食堂草草吃完簡單的晚餐后,同學們就趕緊回教室取書本,然后到學校四周的小山包或田頭地尾捧讀起來,直到天黑才再回教室上晚自習。白天緊張地上了一天課后,不免有點頭昏腦漲。這時走出教室,放放風,換換腦筋,趁機背記一些知識點,效果較好。
我喜歡漫步在田埂,置身于開闊的大自然里,搖頭晃腦地背英語單詞或政治,悠然自得,無人打擾。微風吹來泥土和莊稼的芬芳,沁人心脾。心情好時,我就隨心所欲地唱唱歌;心情不好時,我也會對著茫茫田野大聲吼幾嗓子,發泄一下情緒。望著青青禾苗,在農民的辛勤勞作、精心培育下,逐漸成長為一片片金黃的稻浪,豐收在望,我不止一次地想:我也會收獲自己的夢想嗎?
當年,學校的住宿條件十分簡陋,我們200多名高三男生擠在一個由舊倉庫改建的宿舍里,蚊蟲飛舞,酷熱難當。
由于用電非常緊張,所以,每天晚上11點鐘,宿舍里準時熄燈。但大多數同學并沒有馬上休息。我們躲在蚊帳里,點上蠟燭,繼續秉燭夜讀。搖曳在蚊帳里的燭光,成為夏夜鄉村的一道獨特風景。
每個人的蚊帳上都貼著大大小小的紙條,紙條上寫滿各種重要的公式、定律或英語單詞。我的蚊帳頂端還貼著這樣九個大字:記住,你的戶口在農村。每當仰躺在床上,這樣幾個清晰的大字就猛烈地刺激著我的神經。它表達了一個農村少年渴盼跳出農門、擁抱外面精彩世界的強烈愿望。
我永遠記得這一天:1986年6月20日。其時距離那年的高考還有18天。躺在蚊帳里看書的我太困,睡著了。燃著的蠟燭倒在床上,點燃了蚊帳……幸虧被其他同學及時發現,才沒釀成大禍。
我可惜那床全家最好的蚊帳。聞訊趕來的父親抱著驚魂未定的我,安慰道:“沒關系,越燒越發,你一定會考上理想的大學的。”
那年,我以562分的高分,考取了省城的一所重點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