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6-17 10:07
日前,記者走進牡丹區吳店鎮許店村,道路兩旁的白蠟樹筆直挺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中穿梭,確保顆粒歸倉,處處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去年開始,許店村把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農村黨建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重要載體,將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農民的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實現了“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去年,我們村成立了博豐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土地托管、無人機植保、糧食收儲、農業機械播種、施肥、收貨等全程現代化農業服務為主要內容?!痹S店村黨支部書記孫學文告訴記者,考慮到合作社的運營目標不光是為了強村,更重要的還在于富民,合作社理事會成員積極動員全村群眾以土地入股和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實行農產品的統一收購、烘干或儲存、加工與銷售。
合作社優先雇用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到合作社農田里“打零工”,讓他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趙中華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員”,每天在基地內來回巡視。他說:“來合作社干活不僅每月有固定收入,還能顧家,家里人都很高興?!?/p>
在社員優惠政策服務上,合作社對社員提供耕種、植保、收割機械服務,享受市場價格約10%的機械補助,并優先取得合作社配送的農資服務,比市場價格節約成本10%,同時享受特約專家提供的技術指導。
孫學文說,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村集體以資產資源入股合作社,支部書記任合作社理事長,充分發揮支部的引領作用,動員更多的黨員、群眾加入,發展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可以說是用“紅色黨建”促進了“黃土地”增收。
如今,伴隨著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的不斷推進,不僅讓許店村級組織實現了集體增收、群眾共富,而且把黨組織和群眾擰在了一起,改變了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實現了農村黨建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