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華偉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12-25 09:22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鄭華偉 通訊員 郭曉林 楊 靜)12月17日,省派鄆城縣唐廟鎮陳南村第一書記王昭帶領村里黨員宣講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并與群眾代表就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進行探討交流,黨員群眾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出謀劃策。
“如何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目前我們的重大任務。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鄆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扶貧辦主任時志榮告訴記者。
扶貧最有力的武器是產業,有產業支撐才能振興鄉村。
2016年至2020年,鄆城縣累計利用各級產業扶貧資金4.52億元,發展種養加、光伏、旅游等產業扶貧項目505個,累計收益3646萬元,受益貧困群眾34760人次。
建設扶貧車間545個,立足民營經濟活躍優勢,探索出“返鄉創業+扶貧車間”和“電子商務+扶貧車間”等車間運營新模式,提供就業崗位1.4萬余個,年受益貧困群眾1.9萬余人,年產值18億元,村集體年均增收750余萬元。
同時,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成功創建淘寶鎮2個、淘寶村23個,電商鎮13個、電商村68個,認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家、市級4家,活躍店鋪1.2萬家,從業人員3.6萬人。
2017年,全國扶貧車間現場會、全國“萬企幫萬村”扶貧車間現場會先后在鄆城召開。
2018年5月,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現場會在鄆城召開,《“第一書記喊你回家”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扶貧案例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優秀扶志與扶智案例,
2018年底,全縣66465戶、163616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109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和57個貧困人口較多村全部“摘帽”。
目前,鄆城545個扶貧車間248個轉化為小微企業,轉化率達到46%,扶貧車間轉化小微企業比例全市最高。
……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后, 是鄆城縣匯聚全縣力量,盡銳出戰,各級幫扶干部和廣大群眾傾力投入和奮力拼搏的結果。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鄆城縣在脫貧工作中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 強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力度,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基層黨建、脫貧振興、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平安和諧“五面紅旗”爭創活動,累計培育市級“頭雁工程”示范點70個。持續加大“三培養”力度,2016年以來累計選拔850名“雙高雙強”型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全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創業能人+合作社+基地+農戶”“返鄉下鄉創業”等發展新模式,累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244家,受益群眾13.6萬人,基層黨組織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脫貧增收的能力明顯增強。
目前,全縣690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3萬元以上,近一半以上的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干勁不松、精力不減,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為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重要支撐。”鄆城縣委副書記趙恕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