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蘇建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6-21 09:26
六月的天氣驕陽似火,記者漫步在鄄城縣鳳凰鎮酒店張行政村,猶如走進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干凈平整的鄉間小路縱橫交錯,綠樹掩映的農家院落整潔怡人,街道旁的紅葉石楠、金葉女貞等綠化苗木枝葉招展,圖文并茂的文化墻增姿添彩……
“原來之前的酒店張行政村環境衛生差,村民房前屋后被雜物占領,村民連個休閑娛樂的地方都沒有。”村民吳隨芹高興地說,你看我們村現在多好,路修好了,公園、廣場就在家門口,老人和孩子也有玩的地方了,村民別提多滿意了。
酒店張村位于鳳凰鎮東,德上高速出口附近,毗鄰箕山河濕地公園,因酒而得名。相傳早在明朝永樂年間,該村家家戶戶以釀酒為生,村里有一口井,用井水釀造的酒酒質純正,香飄十里。
幾年前,在鳳凰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酒店張村多方整合資金,對古井釀酒文化進行了深入發掘,利用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地理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明確了古色、古香、古味、古井打造思路,建設了休閑廣場、長廊、涼亭,對原釀酒遺址的枯井、磨盤等進行了修復,打造建設“一園”“一區”“兩館”“三廣場”“四街區”“五隊伍”,將酒店張村打造成具有新時代文化教育特色和民俗特色的休閑旅游度假村。既注入文化內涵,又傳承鄉村記憶,彰顯地域特色和鄉土文化、鄉土特色、鄉村韻味。
“現在村里的環境好很多,尤其是這個觀景臺,上來一站,眼前就是箕山河,沒事帶著孩子轉轉,像出去旅游一樣。”村民楊愛霞笑著說,如今的酒店張村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酒店張村不但環境美如畫,在產業振興上引進了迷迭香種植項目,鼓勵村民流轉土地,目前已發展迷迭香種植產業3000多畝。
“迷迭香是一種耐旱常綠植物,可制作香料和茶葉,易管理、產量高,一次種植多年收益。”種植基地負責人赫廣武說,迷迭香第一年畝產5000斤左右,隨著種植年數的增長,產量越來越高,第三年畝產可達到10000斤左右。“按照目前最低保護價每斤0.8元的價格計算,比村民種植小麥、玉米收入高多了。”
看到迷迭香的可觀收益后,村民有的跟著種植,有的流轉土地后在基地務工。村里與赫廣武合作計劃明年引進大型加工設備,對村民種植的迷迭香回收,進行迷迭香產業深加工,“到時候可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我們也正考慮著找合作方進一步挖掘村里的釀酒文化史,打造屬于酒店張的酒品牌,在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帶動產業發展。”村干部張仰省說。
文/圖 記者時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