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啟峰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7-12 10:05
近日,記者走進市開發區佃戶屯街道曹樓社區,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窗明幾凈,一條條寬闊的街道干干凈凈,一片片疏密有致的綠植郁郁蔥蔥……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在該社區美麗庭院示范戶田冬梅的家中,整潔明亮的院子里點綴著各色花卉和綠植,空氣中散發著微甜的清香,門前的菜園里,種植著辣椒和綠油油的青菜,生活環境十分愜意。
鄉村振興不只是要環境優美,更重要的是產業振興。“這些年,為了拓寬居民的增收致富渠道,我們積極引進光伏發電、服裝車間、蔬菜大棚等產業項目,讓居民在家門口安心就業。目前,社區呈現出居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良好發展態勢。”曹樓社區黨支部書記曹合圣說。
社區居民毛麗煥,前些年在外務工,一直沒有找到很合適的崗位。直到2016年,社區建起了服裝加工車間,毛麗煥聽說后,立馬來到車間學習制作服裝技術,這一干就是5年,現在的她能夠指導其他在此務工的居民了。毛麗煥告訴記者:“家門口建了車間,我的工作問題解決了。現在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資,一點不比在外打工時少。”
讓毛麗煥一直牽掛的是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能在家門口就業對她來說是幸福的。“現在,孩子上學也能接送了,活也干了,錢也掙了,晚上還能照看老人,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毛麗煥一邊干活,一邊高興地說,爽朗的笑聲中透出自信和喜悅。
據服裝加工車間負責人陳寶蓮介紹說,由于企業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也比較簡單,沒有什么重體力活,來車間上班的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出遠門打工的普通家庭婦女。另外一位趙大姐見記者來采訪,她感激地說:“俺也是曹樓人,想出門去打工,可年紀又大了點,怕不好找活,再說家里也離不開人,在這上班可以說是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
鏡頭轉向曹樓社區蔬菜大棚基地內,一行行的秋葵生機勃勃、長勢喜人,吐露著豐收的希望。這批秋葵即將投放市場,走進千家萬戶,為老百姓的餐桌添加一道新鮮的時蔬菜肴。“秋葵是一種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現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而且種植秋葵,只要陽光充足,生長速度就很快,采摘季能持續大半年。”該蔬菜大棚基地負責人侯留東說,“基地里的秋葵都是銷售給批發商,大概4元一斤進行出售。”
當地居民邵東蓮和馬萬春正在大棚內采摘成熟的秋葵,見記者走來,她們放下手中的活笑著說道:“在這干活一點也不累,平時工作就是除除草、打理下枝葉,每天能掙到80塊錢,好著嘞!”
產業搬到家門口,穩定增收有保障。像毛麗煥、邵東蓮、馬萬春等這樣,不用出遠門,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居民還有很多。曹樓社區依靠產業,讓居民找到了就業和增收的門路,居民靠著勤勞的雙手,也實現了致富的夢想,過上了幸福生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積極探索產業振興新路徑,擴大就業覆蓋面,吸納更多周邊群眾務工,有力促進社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加快群眾增收致富步伐。”曹合圣說。
文/圖 記者 黃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