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衛東 來源: 發表時間: 2021-07-22 09:55
□記者 郭衛東
房莊村位于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緊挨翁屯村、小東嶺村,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環境幽美。社區內街道干凈整潔,一處處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村里的文化墻,一處處山水花鳥畫,讓人耳目一新。
文化墻繪成為村里亮點
7月20日,記者走進牡丹區沙土鎮房莊村,一幅幅描繪當地文化特色的墻繪令人賞心悅目。原本老舊的農村磚墻改頭換面,經過精心策劃、巧妙構思的墻畫成為了倡導村莊文明新風、宣傳文化自信的新陣地,同時也提升了房莊村的顏值和文化品味。
“這些墻繪以國畫風格為主,繪畫內容分為傳統文化主題和鄉村振興主題。”該村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墻體繪畫是青島農業大學大學生利用暑假一個多月的時間繪制的。牡丹區委宣傳部的郜玉華說:“當地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人們對文化宣傳工作十分支持,不少村民為我們繪畫設計提供了‘金點子’,還有人直接參與進來,給予了許多幫助。”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優渥,更是精神文化的繁盛。”郜玉華介紹,文化墻繪是牡丹區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下一步,將繼續深挖本土歷史文化,將傳統文化與宣傳本土文化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群眾文化自信,凝聚民心、淳化民風,培育社會文明風尚,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
家門口既能務工還有分紅
“現在蔬果基地帶領我們賺了點錢,一年能收入將近一萬元錢,生活上還過得去。”正在蔬果基地內打工的脫貧戶李鳳春知足地說。
今年66歲的李鳳春右腿殘疾,生活困難。蔬果基地籌建時,村委給她墊付2000元入股資金,她每天在基地干活有60元工錢,去年年底,她還拿到分紅。
目前,村里還成立了菏青農業專業合作社,三百多畝果園種植著桃樹、梨樹、櫻桃樹、蘋果樹,長勢喜人。幾年后,這三百畝果園也將成為房莊社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外,房莊村已建設38個大棚,村民每年可獲得保底分紅、務工收入和土地流轉費等三份收入,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176人,已全部脫貧。許多村民都成為土地流轉后的企業工人,不僅每天工作有固定工資,每年還有入股及土地分紅。
“我們村這兩年變了,村里狹窄的泥巴路變成了瀝青路,原來的土坯房全都建成了新樓房,還安裝了路燈,村里大街小巷天天有人打掃,不再是垃圾遍地。自來水入戶,村民都能喝上干凈水。”房莊村老黨員劉志權樂呵呵地說,村里變美了,村干部、村民也有精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