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蘇建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9-07 10:00
9月4日,走百村看振興采訪組走進鄄城縣古泉街道常莊村,一場秋雨不期而至,常莊村顯得格外清新。人工湖邊,幾位村民在村內湖水旁欣賞著雨中的美景,湖中棧道、涼亭、觀景臺、睡蓮等園林式的美景盡收眼底……
“村里修了路、建設了人工湖、廣場和垂釣園,還成立了秧歌隊、廣場舞隊,一到晚上村里可熱鬧了……”說起村里近些年的變化,村民武茂喜如數家珍,幸福感油然而生。
然而,就是這個已被認定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常莊村,曾幾何時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生活水平低,人居環境差,還沒有集體收入。
近年來,古泉街道深入開展實施鄉村文明行動和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著力打造干凈整潔衛生的人居環境,并重點對村內軟硬件設施進行了升級,使小村的“顏值”有了質的提升,率先成為鄄城縣第一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人居環境改善只是常莊村鄉村振興的開始,實現“村美民富產業興”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村支部書記武海英說,他們村先后流轉土地600余畝,帶領村民種植菠菜、香菜、大蔥、油菜等應季蔬菜,并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很多村民通過種植蔬菜走上致富路。村民陳廣群種植蔬菜達100余畝,平時要雇幾十人除草、收菜,很多留守老人都到他這里來干活,一年下來能掙1萬多元。
“村里一邊統一規劃流轉土地交給有能力的人去操作,一邊鼓勵致富能手發展致富項目。”武海英說,致富能人武海青、武茂雷、范兆虎三人,與古泉街道合作建設了挪威游樂場,并每年還拿出33萬元給貧困人口分紅。“游樂場里,有海盜船、碰碰車、旋轉木馬等游樂設施,每逢周末節假日,吸引了周邊的小朋友前來游玩。”
村民武紅旗通過村委集中流轉土地開展陽光玫瑰、藍寶石等新品種葡萄規模種植。“雖然葡萄還未完全成熟,但這些早就訂購完了,成熟后直接運送到各大超市。”武紅旗說,種植葡萄新品種價格高還不愁賣,三年下來收益很可觀。
常莊村近幾年的發展變化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回鄉創業。村民范照虎曾在青島工作,近年來看著家鄉發生的變化,還有政府推出的有利政策,他返鄉創業,先后投資200萬元建設了生態農業示范園,種植草莓、冬棗、甜瓜、櫻桃等,還專門聘請流量網紅進行網上直播帶貨。“我的草莓口感好,品質佳,深受歡迎,每年到草莓成熟的季節都供不應求。除了供應一些大型超市外,通過網絡直播銷售,還吸引很多人開車前來采摘。”范照虎說。
據武海英介紹,為更好地延伸產業鏈,形成規模化產業基地,古泉街道辦事處在常莊集中建設了“挪威農耕鄉村旅游項目”“溫室大棚項目”“智能溫室項目”三個項目,與常莊生態農業示范園相結合,既可采摘又能旅游,形成了鄉村旅游采摘綜合體。
“隨著一個個惠民項目落地,俺們村已經拉開了鄉村振興的大幕,村民現在的底氣很足,干勁更大!”武海英說。
文/圖 記者 時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