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 冰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9-24 10:06
金秋時節,記者在東明縣菜園集鎮東臺寺村的青磚切片加工車間看到一片繁忙的場面,六七名村民在切割機械旁不斷地將青磚擺入傳送履帶,完成切割后再將切片排列整齊、捆扎后裝入木框托盤內。“家里兒女外出打工,我平日就負責接送孫子上下學,閑暇時來這里打個工,一天也能掙一百多元!”村民李翠枝說。
村民能夠致富,都感念村里原來的“當家人”——省派東臺寺村原第一書記于大魯。“2019年,于大魯到任后,決定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突破口,用人見人嫌的舊青磚帶動產業發展,引領村民勞動致富。”村干部常忠軍說,“當時一沒資金,二沒技術,許多人持觀望態度。”
請教專家、考察市場、劃出廠房、購進設備、召集勞動力,就這樣,青磚切片加工車間有條不紊地開辦并延續下來。談及于大魯,常忠軍至今滿含敬佩,在于大魯引領下,舊青磚切片年產量達四五十萬片,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外市場。幫村里成立合作社,發展灘區優質雜糧產業。爭取政策資金,提升了村莊人居環境和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于大魯引領下,不僅奠定了東臺寺村的發展方向,還帶出一個謀干事、想干事、要干事的新“兩委”班子。
在該村家具定制致富車間內,除了當天生產線上的村民,來此務工的多為年輕人。私人定制家具公司管理者任彥敏介紹說,自己屬于返鄉創業,以前曾在外地做過銷售,對房屋業主的木制品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她說:“近幾年拆遷交房比較多,大家對家具要求更個性化,我們的產品和定制服務主要針對本地業主,也在網上接單。跟村委溝通后,我們自己雇設計人員,從本地和周邊城市買原料。用工多是因照顧孩子而無法外出打工的年輕村民,負責安裝、設計制作、銷售等。”
“新村‘兩委’班子就任后,以村集體名義開辦了工程公司,利用瀕臨東明石化的區位優勢,針對性開拓了建筑業、裝卸業、日常衛生保潔等服務產業。”東臺寺村黨支部書記王元偉說,“目前,為東明石化提供裝卸、保潔、清理的村民就有百余人,每人月收入多達五六千元,工程公司實現年經濟收入20余萬元,既解決了村民勞動致富的愿望,更壯大了集體經濟。”
如今,東臺寺村在荒地上建起集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金鑰匙主題公園;運用村集體經濟收入完善了村里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村民住進洋氣的二層小樓,城里人的現代生活方式也走進鄉村……
記者 孟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