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啟峰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2-06-14 10:17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黃啟峰)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一項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既與城市發展相關,更與人民福祉相連。今年以來,市開發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改造過程中,提升“面子”、修復“里子”、強化“底子”,全方位改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和功能品質,以“新”換“心”,讓民生工程得民心、暖人心。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市開發區的農行家屬院改造現場,工人各司其職正在對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該小區改造涉及240戶,我們對原有蓋板清淤修繕封堵后用作污水溝,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新建了雨水管道,雨水排入中山路市政雨水管網,最終實現雨污分流。”現場施工負責人李大華告訴記者,“同時,還對小區的路燈、弱電、主要道路進行了改造,我們會加班加點趕進度,力爭早日完工。”
家住農行家屬院的業主聶世軍感慨:“在小區生活了20多年了,以前的環境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大家都盼著能早點改造,施工方很負責,盡可能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及出行,很感謝咱開發區工作人員的付出。”
在東站新村老舊小區改造現場,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同時還要加高地面。原來,東站新村小區地勢低洼,每逢下雨便會造成大量積水,小區居民苦不堪言,是居民急盼解決的一大難題。“這里下大雨的時候,積水能達20公分以上,對我們出行造成了嚴重困擾,不少倉庫和車輛都有被淹的情況。”小區居民趙學福告訴記者,“等小區改造好了,我們將住得更舒心。”
改造老舊小區,應著重從老百姓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出發,在規劃設計中堅持做到居民全程參與,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發言權。此次老舊小區改造,市開發區成立工作專班,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將意見建議完善到改造方案中,讓業主真正參與到小區改造中,切實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到百姓的心坎上。
為切實解決東站新村小區積水問題,市開發區工作專班決定對小區路面加高20公分,同時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等,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我們爭取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這幾個老舊小區的雨污分流改造,讓雜亂無章的線纜入地。”市開發區規劃建設部物業管理辦公室高級主管孫玉偉說,“后續我們還會進行綠化、車位劃設、路面整修等工作,做到基礎設施‘應改盡改’,全力讓老舊小區換新顏,讓居民生活得更舒適。”
據了解,去年,市開發區已經成功提升改造了紅盾花園、綠河小區、豐鑫園、馨潤嘉園、東站小區、華平小區等老舊小區。今年,正在對亨通園、牡丹嘉園、東站新村、農行家屬院等9個老舊小區進行提升改造,涉及2685戶。推行“軟改造”與“硬改造”相結合,改善基礎設施功能、增設公共服務設施、優化小區管理模式,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舊小區換新顏,改出新天地、改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