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濤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3-06 09:24
中國菏澤網消息 (記者 孫濤)近日,一位網友因遭遇侵權糾紛,情緒激動地撥打了鄆城縣110報警電話。令人意外的是,接線員并未使用程式化的語言敷衍,而是以充滿溫情的聲音耐心傾聽,并通過體貼的話語安撫其情緒。這種“共情式”溝通迅速緩解了網友的激動情緒,為后續民警的介入調解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事發當日,接線員在接到報警后,迅速將情況轉達給現場民警。民警趕到后,經過耐心調解,侵權事件得到妥善解決。網友對鄆城縣110接線員的服務態度贊不絕口,稱其“溫暖而專業”,與一些客服麻木機械的回應形成鮮明對比。
鄆城縣公安機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事件的成功處理,得益于當地黨委政府對群眾反映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公安機關對服務質量的常態化培訓。近年來,鄆城縣通過轉變公共服務理念,從“以事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切實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信任感。
〔記者手記〕
一個簡單的報警電話接聽,為何能引來網友的好評以及媒體的關注呢?鄆城縣110接線員的溫情服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個案,更是公共服務理念轉變的生動體現。
在公共服務領域,細節與態度往往決定著群眾對政府部門的信任度。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次耐心的傾聽,看似微不足道,卻能直接反映出公共服務的質量。
鄆城縣110接線員的成功案例,正是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的典范。然而,要讓“溫情服務”成為公共服務的標配,僅靠個別案例遠遠不夠。
這需要制度化的保障與常態化的監督,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公共服務體系中。從“完成任務”到“解決問題”,從“程式化回應”到“共情式溝通”,公共服務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對群眾信任的積累。
鄆城縣110接線員的服務案例,為更多公共服務部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期待未來,“溫情服務”能夠在更多領域落地生根,讓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順暢、溫暖。每一位公共服務從業者,都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溫暖,就能在群眾心中種下信任的種子,讓公共服務的“溫度”真正觸達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