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5-04-03 09:25
春和景明,萬物復蘇。
眼下正是大棚蘆筍成熟采收期,單縣高老家鎮大棚有機蘆筍陸續搶“鮮”上市,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4月1日,高老家鎮張莊村蘆筍種植基地,一株株青翠鮮嫩的蘆筍“破土而出”,筍農正忙著采收、切割、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石愛珠拿起一把鮮筍,讓筆者觀其新鮮模樣,興高采烈地說:“今年春季氣溫高,蘆筍長勢好,豐收已成定局,總產量會超過3萬多斤,產值15萬元左右,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各大城市,好東西不愁賣,訂單不斷,天天漲。”
蘆筍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食用、藥用價值較高,一年中可多次收割,種植效益高。
為了滿足客戶健康飲食需求,單縣高老家鎮蘆筍種植基地共種植了7座大棚的有機蘆筍,管理期間禁止施用農藥,堅持有機肥種植,蘆筍的品質和口感深受市場歡迎,不少外地的客商慕名而來現場搶“鮮”。
客商王平義來自北京,與高老家鎮的筍農打交道多年。“這里的蘆筍,口感爽脆、清甜,無公害,營養高,可以生吃,涼拌、清炒、煲湯更好,深受北京酒店的歡迎。”王平義說。
筆者采訪的1個小時中,王平義高價收購了300多斤鮮筍。“搶先就是搶‘鮮’,還要搶先發到市場,明早就能擺上市民的餐桌,搶‘鮮’才能搶出‘好價’。”王平義的合伙人朱明東樂呵呵地說。
高老家鎮種植蘆筍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不僅為村集體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給轄區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增收平臺。
石愛珠介紹,基地每天安排20余名村民,一大早就要進棚采收,然后經過包裝、冷鏈運輸,確保新鮮上市。
近年來,單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廣發展蘆筍、羅漢參、黃桃、香瓜、蜜桃、黃金梨等新優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探索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創建優質示范基地、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指導等,促進村集體及農民持續增收致富,在鄉村產業振興大道上搶“鮮”爭“優”。
通訊員 劉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