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产拍偷拍福利精品免费一,亚洲欧洲xxxx,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單縣  > 正文

單縣手藝人妙手生“花”
玉米皮“開”出牡丹花

作者: 李艷粉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5-04-08 09:43

□記者 李艷粉

4月6日,單縣浮崗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田茂生,像往常閑暇時一樣,在家中靜坐著,開始了與玉米皮的“對話”。49歲的他,雙手靈活地翻飛,在針線的配合下,幾片曬干的玉米皮逐漸幻化成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廢物”變寶,玉米皮煥發新生

“在我們魯西南,玉米皮是秋收后最常見的‘廢棄物’。”田茂生笑著拿起一片玉米皮,輕輕地撫摸著它的紋路說,“過去,家家戶戶用它燒火做飯。如今,它成了我手中的珍寶。”

作為單縣浮崗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田茂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三年前,他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人用玉米皮制作工藝品,便萌生了嘗試的想法。這一試,他就“著了迷”。“玉米皮原料豐富、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簡單易學,非常適合在學校、鄉村和社區推廣,讓更多人接觸到這門老手藝。”他說。

制作玉米皮牡丹花,需要經過選材、軟化、修剪、組裝成型等多道工序。采訪中,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觀察到,組裝成型這一步尤為關鍵。田茂生從內到外,用細線將花瓣層層纏繞,使其錯落有致,最后輕輕調整花瓣的角度,一朵盛開的牡丹便呈現在眼前。

“一朵牡丹花需要20多個花瓣,一個花籃至少要15朵花(上圖)。”田茂生邊說邊加快手上的動作,圍觀的村民紛紛贊嘆:“這手藝,比真花還要漂亮!”每一片玉米皮,經過他的精心雕琢,從“廢棄物”蛻變為藝術品。這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對生活的熱愛與創造力的體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朵朵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牡丹花陸續編織完成。田茂生將剛做好的牡丹花插進草編花籃,很快,一個精美的花籃便呈現在眾人面前,格外引人注目。

在單縣浮崗鎮,玉米皮不再只是秋收的“廢棄物”,而是承載著非遺文化的“金葉子”。田茂生用一雙巧手,讓這門老手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讓更多人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非遺進校園,

老手藝綻放新光彩

田茂生家中,擺滿了用玉米皮編織的花瓶、擺件等精美作品。他介紹,玉米皮編織歷史悠久,可塑性極強,能夠制作出各種形狀的器物。“以前學美術時,我就對手工藝情有獨鐘,后來自學草編,發現玉米皮也能玩出這么多花樣。”

如今,田茂生懷揣對非遺文化的熱愛,肩負起傳承的使命,經常帶著玉米皮手工藝走進校園。在校園課堂上,他耐心地教孩子們制作簡單的花束、掛件。孩子們圍坐在他身邊,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田茂生一邊示范,一邊輕聲講解每一個步驟,從玉米皮的挑選、軟化,到如何巧妙地折疊、編織,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小手也迫不及待地跟著動起來。

“孩子們特別喜歡這些課程,每次上課都十分積極。”田茂生看著孩子們專注的模樣,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制作玉米皮手工藝,不僅能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的小手更加靈巧,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傳統文化,感受老一輩手藝人的智慧和匠心。”他深知,非遺傳承要從娃娃抓起,只有讓孩子們從小接觸、了解并熱愛這些傳統文化,才能讓非遺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玉米皮就像一張白紙,只要肯用心去創作,就能描繪出無限可能。”田茂生滿懷信心地說。他相信,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校園里,玉米皮編織這門老手藝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讓更多人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石门县| 辽源市| 敖汉旗| 德江县| 麻城市| 伊川县| 皮山县| 宝清县| 孝感市| 海安县| 芜湖市| 明水县| 聂拉木县| 托克逊县| 剑川县| 赣州市| 晋州市| 安宁市| 偃师市| 襄垣县| 永川市| 成都市| 元朗区| 定南县| 建阳市| 马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逊克县| 九寨沟县| 古交市| 买车| 韩城市| 彰化市| 洛南县| 麦盖提县| 砚山县| 荔浦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延寿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