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5-16 09:12
近日,單縣南城街道劉海社區,值守“媽媽崗”的青年婦女王延玉、薛冬梅手把手向姐妹們傳授插花、勾花等非遺技藝。“我們喜歡這樣的‘崗位’,姐妹們一起學習手工藝一起增加收入,不耽誤家務活兒,還很快樂!”婦女張玉貞說。
2024年,單縣婦聯與南城街道共同搭建巾幗文化創業平臺劉海社區“媽媽崗”,現已帶動30余名全職媽媽、閑散婦女實現家門口靈活就業,讓傳統手工藝成為社區文化新名片和增收致富好項目。
去年,劉海社區舉辦“鄰里文化節”公益市集時,鉤織盆栽因造型精美引發居民關注。于是,縣、街(鎮)婦聯在該社區文化大院的二樓設立“媽媽崗”,免費提供場地、材料及技能培訓,非遺傳承人成為“客座教授”,帶著自己的“傳家寶”,言傳身教,成效顯著。
如今,“媽媽崗”常駐20余名“巧娘子”,利用接送學齡孩子的間隙勤奮創作,作品涵蓋絲網花、鉤織盆景、纏花、虎頭鞋、十字繡、裁剪、彩繪蛋殼及傳統食品等非遺傳承項目十大類二十多個品種。
縣、街婦聯還組織“巧娘子”參加各類手工藝品展陳和“黃河大集”,讓傳統手工藝一展藝術魅力,實現效益最大化,提升傳承人、從業者的積極性和價值感、獲得感;與電商平臺合作,直播“媽媽崗”現場手工制作,實現線下線上聯動銷售。
據悉,該社區還成立了“全職媽媽幫幫團”,定期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婦女群眾不僅學到了技藝,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形成了一個和睦溫暖的大家庭,成為社區文化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的典型案例。
目前,單縣的鎮、街政府駐地及村莊、社區共設立“媽媽崗”200多個,3000多名“巧娘子”就近就業,實現家門口增收致富。“我在彩繪蛋殼工坊做工,不算忙,也不累,每月收入3000多塊錢,‘媽媽崗’真是好!”謝集鎮三里河村婦女葛文雅說。
單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素華說,通過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藝術,搭建巾幗創業就業平臺,實現婦女家門口增收致富的同時,讓婦女群眾切身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
文/圖 通訊員 劉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