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7-09 09:13
中國菏澤網消息(通訊員 郜玉華 王海民 王肖慧)日前,牡丹情緒感應畫在牡丹區成功研發,實現了“心跳與花開”的科技化互動,讓非遺技藝綻放出科技新光彩。
該成果由菏澤工程技師學院的師生們研發,以菏澤牡丹為靈感,巧妙融合傳統水墨非遺工筆與掐絲琺瑯技法,采用溫變顏料創作而成。并搭載心率傳感器與智能電路,形成“心率傳感器—開發板—加熱片”三位一體的程序設定,運用溫控與傳感技術讓牡丹隨著人們的情感“活起來”。
牡丹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多彩非遺和美好生活結合起來,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結合起來,積極拓展非遺旅游體驗空間,激活消費新潛能,擴大旅游觀賞和休閑體驗的空間業態,彰顯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嶄新氣象。
創新“非遺工坊+”模式,打造形成了“品牌+培訓+研學”三位一體的非遺傳承發展格局,“非遺工坊+”助力鄉村振興入選首批山東省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在吳店鎮曹州骨雕牡丹工坊,隨著骨雕藝人趙公峰的用心雕刻、琢磨,一朵雍容華貴的“牡丹”呈現在面前。趙公峰是牡丹區非遺項目曹州骨雕牡丹代表性傳承人。為了更好地傳承弘揚骨雕牡丹技藝,他成立了工作室,已吸引20余名新人前來學習。趙公峰說:“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通過骨雕牡丹創造出更多效益,帶動更多村民吃上‘藝術飯’。”
近年來,牡丹區通過深挖牡丹、書畫、非遺等文化資源,創新實施“文化+旅游”雙輪驅動戰略,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