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富剛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7-23 09:26
“以前中午吃飯總犯愁,不是泡面就是湊合吃點剩飯。”在建材市場務工的張師傅喝著熱騰騰的羊肉湯感慨道,“現在好了,花幾元錢就能吃上熱乎飯,味道還地道。”
面對市場務工人員“吃飯難”、獨居老人“做飯愁”、年輕群體“就餐貴”的現實問題,單縣南城街道劉海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探索“以場地換服務”模式,引入市場化主體運營百姓食堂。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居民的日常飲食難題,更成為連接鄰里情感、傳承傳統文化、推動基層治理的新平臺。
走進百姓食堂,一面裝飾精美的文化墻引人注目,展示著單縣傳統美食:羊肉湯、水煎包、吊爐燒餅等,配以節氣養生指南?!拔覀兿Mㄟ^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體驗,讓居民了解本地飲食文化。”社區工作人員李琳介紹。
入口處的“積分超市”,居民可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有機果蔬、手作醬料?!拔疑现軈⒓恿松鐓^垃圾分類活動,換了兩瓶手工豆瓣醬。”居民王靜笑著說,“這樣的激勵機制讓大家更有參與感?!?/p>
不僅如此,社區還打造了“共享菜園”展區,墻上掛著居民種植蔬菜的照片?!按蠹野炎约曳N的菜拍照上傳,既展示了成果,又增進了交流?!鄙鐓^志愿者劉濤說。
百姓食堂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餐飲服務。每天晚上七點后是“半價菜”時段,不少年輕上班族在這里相聚?!拔覀冏园l組織了‘廚藝沙龍’和‘讀書會’,大家邊吃邊聊,氛圍特別好?!痹诟浇旧习嗟年悤耘d表示。
社區還將食堂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按時繳納物業費可兌換餐券,托育中心家長憑育兒打卡獲取折扣券等?!斑@些聯動機制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鄙鐓^黨支部書記趙偉說,“我們希望百姓食堂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文化的交匯點?!?/p>
此外,社區還構建起“鄰里廚房+網格配送”服務體系,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聯合中醫專家開展“食療養生課堂”;定期開設“媽媽廚房”烹飪班,傳承傳統技藝。
“食堂不只是吃飯地,更是文化融合劑?!壁w偉說,“通過一頓飯,我們拉近了鄰里關系,提升了社區凝聚力?!?/p>
炊煙裊裊處,民生百味長。從解決一頓飯到營造一個“家”,劉海社區正以飲食文化為媒,不斷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未來,社區將開發智慧點餐系統,精準對接居民需求,用數字化賦能文化傳播,讓“食事”服務與文明浸潤相得益彰。
記者 王富剛 通訊員 謝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