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德光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7-25 09:48
近年來,鄆城縣檢察院秉持“打基礎、利長遠”的理念,堅持正確政績觀與用人導向,將青年干警培養視為強基工程、系統工程和長遠工程,作為推動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常抓不懈,形成“人人為鄆檢增光添彩、個個在鄆檢發光出彩”的生動局面。如今,在鄆城縣檢察院,40歲以下青年干警有51人,占比達到57%,已然成為推動檢察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創新成長模式,激發隊伍內生動力
人才是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針對隊伍曾存在的年齡結構問題,自2020年起,該院黨組積極爭取鄆城縣委支持,陸續招錄19名青年干警,有效補充年輕力量。
在注重人才引進的同時,該院高度重視對新人的引導培育,制定青年檢察隊伍建設實施意見,細化措施15條。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搭建“青研社”青年理論學習平臺,打造“青年之家”,為青年干警提供專屬活動陣地。結合檢察業務和人才成長客觀規律,為每名青年干警建立人才成長檔案,挖掘青年干警的優勢特點,充分考量崗位匹配度,暢通檢察人員崗位交流通道,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崗匹配度高達85%。
此外,該院積極健全“青藍計劃”“師徒結對”培優機制,為每名新進干警配備一名業務導師,實現理論共學、業務共研、案件共辦;設立“檢察長助理”制度,采用“班子成員+青年干警”模式,選拔政治堅定、勤學善思的青年干警輪流擔任班子成員助理,通過參與重大活動、列席重要會議、起草重要文件等工作,引導青年干警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全面提升系統思維和大局意識。
多元鍛煉培養,練就過硬實力本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青年干警的成長離不開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
在專業訓練上,該院打造“書香鄆檢”品牌,搭建“五四講堂”“水滸錚鳴”等講學平臺,將政治學習、案例分析、業務研究深度融合,鼓勵青年干警走上講臺,促進學習,強化本領;在實踐歷練上,秉持“把最強的兵派到最前線”理念,讓青年干警在掃黑除惡、打擊金融犯罪、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攻堅行動中沖鋒在前,在服務企業、護航民生、參與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中解決難題,為民辦實事。
探索AB崗制度,12名青年干警跨部門加入未檢專班、青年寫作小組等,著力培養“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與省檢察院派駐鄆城優選生共同開展“聯學共進·星耀魯鄆”活動,在理論研究、疑案辦理方面攜手共建,實現人才資源的“疊加效應”;在賽場淬煉上,密切關注上級檢察院競賽計劃,提前謀劃,盡早準備。妥善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系,科學制定集訓方案,助力青年干警全面沖刺提升。
近年來,該院教育培訓成果豐碩,先后有6人次榮獲全省檢察信息和公文寫作、政工、案件管理、控告申訴、電子數據取證業務標兵,26人次榮獲全市業務標兵。在今年的全市檢察機關十佳公訴人暨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中,3人榮獲全市十佳公訴人、3人獲優秀公訴人提名獎,成績位列雙第一。
完善正向激勵,營造比學趕超氛圍
用好正向激勵,讓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警受尊重、有地位,持續激揚接續奮斗的朝氣和銳氣。
為營造“能者上”的良好工作氛圍,該院秉持公平公正、任人唯賢的原則,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選拔與任用機制。提拔任命33歲黨組成員1人,提拔1990年左右出生的專職檢委2人,調整充實中層正副職青年干警20名,讓有能力、有擔當的干警得到晉升機會,使隊伍結構更趨合理,干警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
常態化開展“季度最美——鄆檢之星”“優秀共產黨員”等評先樹優活動,在機關門廳設置榮譽墻,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多渠道展示優秀青年風采,對在業務競賽、案例培育、重點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干警及時表揚,讓身邊榜樣成為“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
通訊員 徐偉峰 王淑敏 記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