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陽陽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04 09:00
在成武縣汶上集鎮汶西行政村,提起縣人大代表邱曉靜,村民總會豎起大拇指:“曉靜代表是真心實意為咱老百姓辦事的!”自2021年當選成武縣第十九屆人大代表以來,邱曉靜把“群眾身邊事”當作“履職心頭事”,通過家庭聯絡點傾聽民聲,并積極在數智人大平臺上建言獻策,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用行動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
“小事”連著民心
“人大代表履職不能光盯著大事,群眾日常掛念的小事、難事更要放在心上。”這是邱曉靜常掛在嘴邊的話。汶西行政村青壯年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生活起居成了她的牽掛。
前年冬天,她發現村里幾位老人身穿單薄的舊棉襖,一問才知老人舍不得買新衣。她立即聯合其他代表發起“暖衣行動”,動員條件好的家庭捐贈閑置衣物,消毒整理后送到老人手中。送衣上門時,她又和其他代表一起幫老人洗頭、剪指甲、洗腳。80歲的劉奶奶拉著她的手直抹眼淚:“親閨女也沒這么周到!”
邱曉靜家曾開過餐館,如今雖不經營,但灶臺從未冷清。每到飯點,她總會招呼附近的老人和留守兒童過來吃飯。“孩子爸媽不在家,老人做飯不方便,添雙筷子的事兒。”一日三餐雖簡單,卻飽含著邱曉靜對老人和孩童深深的關懷。
“急事”見證擔當
在縣人大常委會推行“代表聯絡點進家庭”工作中,邱曉靜家就是其中一個聯絡點,隨時受理民眾的訴求,這里已成為收集民意的“前沿哨所”。汶西行政村劉莊村村民劉大柱就是通過家庭聯絡點解決了日常生產中的一大難題。
2023年秋收時,劉大柱騎著三輪車往家里運糧食時,因生產路坑洼不平好幾次差點翻車,他憂心忡忡地來到邱曉靜家反映。邱曉靜得知情況后,立即向鎮人大提交建議。鎮人大經多方聯系,協調來修路的煤渣,貨車司機一聽要幫助村民墊路,二話不說免費運送。當晚,邱曉靜帶著村民揮锨鋪路,忙到深夜終于修平了生產路。劉大柱要請她下館子,她笑著擺手:“都到我家吃,管飽!”
疫情防控期間,老人出行需打印健康碼,打印店收費5元一張。邱曉靜翻出給孩子打印試卷的打印機,連夜為100多位老人免費制作塑封健康碼。
“難事”彰顯情懷
隨著履職深入,邱曉靜意識到為民履職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
農忙時節,孩子看管難困擾著村民。邱曉靜自掏腰包買來二手課桌,在自家辦起“農忙自習室”,讓孩子們在此寫作業。“孩子有人照看,大人干活也踏實。”邱曉靜說。她還動員村里的大學生暑假期間到村委會對孩子們進行義務輔導。
在產業發展上,她更是敢闖敢試。如今,她聯合4名在家的創業青年流轉30畝林地,貸款建起全自動養雞場。“本想讓大家入股分紅,可鄉親們怕風險,我就先蹚條路出來。”眼下養雞場已經投產,她盤算著:“等見了效益,再動員村民參與,一起過好日子!”
在邱曉靜的帶動下,汶西行政村的文明新風日益濃厚。她倡議成立“愛心幫扶群”,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捐贈物資;每年高考期間,她組織“愛心送考”服務隊,為考生送水和文具;冬季來臨時,她挨家挨戶宣傳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識,并幫助困難家庭修補門窗……
“看見有困難的就得幫。”這句樸實的口頭禪,道出了邱曉靜的履職初心。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邱曉靜用點滴行動匯聚成民生暖流,通過“枝葉關情”的為民小事,架起了黨和群眾的連心橋,詮釋了新時代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 郭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