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06 15:07
中國菏澤網消息 (通訊員 郜玉華 張曉涵 高藝 田芳)日前,在牡丹區慈航針紡公司生產車間,700余臺智能織襪機正上演著“智造”大戲:每臺設備頂端的顯示屏實時跳動著轉速、斷線次數、花型參數等20余項數據,一旦檢測到紗線張力異常,會自動停機并向維修人員手機推送定位信息,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
“過去調一個菱形花型,老師傅得拆開機頭擰20多個螺絲,現在觸控屏輸個編號,設備30秒內自動換好針位。”總經理連紅國說,這套智能系統內置5000余種花型數據,工人只需掃碼調取,設備就能自主完成織造、縫頭、翻襪三道工序,次品率從3%降低到0.5%。
牡丹區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聚焦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和產業“智造”深度融合,扎實推進企業“智改數轉”,實現提效、提速和提質發展。
在黃堽鎮,洪學達線業以“工業智造”驅動傳統產業升級,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樣本。2024年以來,公司投入1000萬元進行技改升級,引進全自動智能繞線機、染色機等輔助設備,實現從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裝的全流程智能管控,單臺設備減少4名工人,產能則提升20倍。公司還與專業院校合作建成新材料實驗室,組建由行業專家領銜的研發團隊,可按需定制防火、防水、防輻射等功能性產品,目前獲批3項Ⅱ類知識產權,通過多項國際認證。
同時,牡丹區加快推進綠色制造示范、推動工業能效提升、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等工作。大黃集鎮的鼎成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加快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全鏈條數字化管理,更換了離地式生物質顆粒清潔智能生產線和智能打包存儲物流線,實現高燃值零硫環保生物質顆粒的產業化生產。“過去麥秸論斤賣,如今經過加工身價翻了5番。”工作人員說,麥稈經過加工成為生物質燃料,灰分降到3%以下,熱值提高20%,產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