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18 09:52
在牡丹區,洪學達的家堪稱一道獨特風景:四世同堂,7個兒女均已成家、16個孫輩,近40口人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沒有分家。
“我們家從事的是紡織行業,是國家縫紉線行業標準起草者之一。目前擁有包括批發中心、染廠、紡紗廠、線廠在內的4家工廠,孩子們都在這些廠上班,各司其職。”8月15日,牡丹區都司鎮的菏澤市七兄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學達說。
孝融心結 根深葉茂
洪學達96歲的老母親愛吃新鮮菜,洪學達的老伴便每天雷打不動炒上4個菜,頓頓不重樣。“可鮮為人知的是,我老母親年輕時沒幫忙帶過孩子,等她老了需要照顧,老伴心里有疙瘩,這我清楚。”洪學達坦言,化解之道不在強求,而在日復一日的體諒與喚醒。“我就天天念叨老母親當年的不易,夸老伴格局大、以德報怨,要給小輩立榜樣。”這份潤物細無聲的溝通,終讓老伴敞開心扉,將心比心侍奉婆婆。
洪家屋檐下還住著97歲的岳母。小輩們一得空便圍著老人轉,陪著聊聊天,買吃食。“老人舒心, 夫妻和睦,孩子們看在眼里、學在心里。”洪學達說,現在兒女們購房也都默契地選擇相鄰小區,一碗熱湯幾分鐘便端到父母家,有事隨叫隨到。
順性育才 揚長避短
“水至柔至剛,治水易疏不易堵。”洪學達的教育觀如治水,講究“順著孩子的性子進行溫和地引導”。大兒子性子毛躁,坐不住,洪學達卻認為他“腦子活、有闖勁”,便鼓勵他去染廠歷練。首個小訂單利潤僅達預期一半,洪學達不急不躁,笑著夸贊:“俺兒真行,比你爹我強多了!”這份帶著暖意的信任,點燃了兒子的干勁,如今大兒子早已獨當一面。
在洪學達心里,事業傳承只問能力,無關性別長幼。“兒女沒差別,手心手背都是肉,家里更容不得一個懶人。”洪學達說。大女兒在批發中心常年熬到深夜,他力排眾議,將大女兒安排在批發中心。二女兒擅管理,三女兒心細,她們則分別負責紡織廠與財務工作。“順著性子教,貼著長處幫,不偏不倚給機會,孩子才能各展所長。”洪學達說,即便工作偶有爭執,他也會讓子女坐下來聊聊,家庭矛盾從不過夜。
聚人同心 興業共贏
“和諧是發展之本,治家如此,辦廠更是如此。”洪學達說,和氣才能生財,誠信才能立業。在廠里,洪學達一家人從未以老板自居,與員工同干活、共進餐。資金再緊,工資一日不拖。“讓大伙兒踏實掙錢,他們才能安心干活。”洪學達說。
有一年,一名女工家中突遭變故,急得在車間直掉眼淚。洪學達問明緣由,立即號召大伙湊錢助其度過難關。“我率先拿出10000元,子女們添上些,全廠職工你100元我100元,半天便湊齊了救命錢。”洪學達說。
對同行,洪學達更摒棄“冤家”思維。經濟下行時,他主動拿出訂單與同行共享。“合作才能共贏,答應的事我一定做到,絕不讓合作方吃虧。”洪學達說,正是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企業才能從2010年的百萬元產值躍升至去年過億元產值。
面向未來,洪學達有了新的計劃:建一座科技孵化基地,幫助創業青年;同時籌建家風館,展示“體諒包容、因材施教、和氣興業”十二字精神。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和’的氛圍里把日子過好。”望著滿堂兒孫,洪學達笑著說。
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