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26 08:49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李若生)“在家門口就能上班,和姐妹們一起工作很方便,工資待遇也和外出打工差不多。”8月24日,在牡丹區胡集鎮堯王寺村丫丫樂襪子廠生產車間,村民劉艷說。目前,該廠共有10余名像她一樣選擇返鄉就業的村民。
丫丫樂襪子廠由堯王寺村村民劉保存返鄉創辦。在胡集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該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如今年營業額已達500余萬元,不僅每年為村集體帶來8萬元的增收,還常年為周邊60多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今年以來,牡丹區將創業視為擴大就業的重要途徑,積極推出“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貼”組合政策,已累計發放創業貸款900余萬元,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
由牡丹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集合創業導師、法律專家、金融顧問等力量組成的“創業服務團”,持續為創業者提供項目策劃、市場分析、融資對接等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創業指導活動10余場,服務創業者超過1000人次。
隨著牡丹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政策支持,越來越多在外人才選擇回鄉創業。王浩屯鎮居民郭勤前憑借技術與資金優勢,返鄉創立牡丹區精誠機械有限公司,帶動30多名村民轉型為技術工人。在感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后,他又創辦佳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村民就業機會。同樣選擇回歸家鄉的還有曾在青島創業的李國華,他在王浩屯鎮創業園投資2000萬元,建設汽車散熱器制造企業,如今該企業已發展成為行業龍頭。
牡丹區各鎮街積極聯動,共同推進返鄉創業產業園建設,為返鄉人才搭建創業平臺,并實施入駐優先政策。對符合補貼條件的返鄉創業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崗位開發補貼,有效激發群眾返鄉創業熱情。
安興鎮累計投入1.2億元,規劃建設了占地1200畝的返鄉創業園,對落地項目實行“先孵化后入園”機制,并探索出“老鄉帶老鄉、老鄉帶老板”的聯動發展模式。長期在外從事印刷行業的楊保安、楊保賓兄弟返鄉創業時,安興鎮黨委、政府主動協助落實經營場地,并在立項、審批、環評等環節提供全程幫辦服務,幫助企業順利入駐園區。目前,該企業主要從事酒類和食品包裝生產,為全國數十家知名酒企和食品加工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去年共計供應包裝盒超過200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