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0-07-02 14:58
單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面塑技藝則是百花叢中的一枝奇葩。
面塑作為民俗藝術最早可追溯到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今年34歲的支秋香家住單縣蔡堂鎮邵廟村,是面塑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支秋香介紹說,面塑的原料主要是食用面粉,創作過程較復雜漫長,考驗著創作者的毅力和體力,體現著創作者的理想追求和藝術手法。
每一件面塑創作,支秋香都是從染色面團巧妙組合開始的,經歷構思、設計、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干化、包裝等過程。支秋香采用的是揉、捏、壓、搓、滾、碾、撥、切等十幾種技法,最終形成形態逼真、色彩鮮艷的藝術作品。
支秋香4歲起隨父親學習祖傳面塑技藝,長大后輾轉多地拜訪名師、參觀名作,博采眾長,創新改良,制作的面塑作品不發霉、不開裂、不變形、不褪色,保持永久性的觀賞價值。
30年來,支秋香累計創作了2000多件(套)作品,其中有100多件(套)作品被民俗文化場館收藏展出,作品《追憶》榮獲第七屆東營市“黃河口文藝獎”二等獎。
“隨著青年人價值觀的改變,面塑這項優秀傳統手工技藝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窘境?!敝锵阏f,“我將不改初心,守土盡責,把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p>
文/圖 通訊員 劉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