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紅艷 郭陽陽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9-23 09:35
9月17日上午,成武縣九女集鎮鹿樓村食品安全網格員張雪粉進行每周一次的食品安全巡查。鹿樓村有1350人,3家流通食品經營戶,張雪粉巡查時,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導經營戶現場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通過配發的手機上報上級監管部門進行處置。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民生。我市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市為抓手,以人民幸福為使命,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綜合施策,統籌推進,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推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全程監管治理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9月16日凌晨5點多,晨光初現。在鄆城縣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富民農貿市場,人來車往,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在市場里來回走動的市場監管人員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一邊檢查,一邊開展蔬菜農殘快檢。“他們真的很辛苦,為了鄆城縣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他們每天都是這樣。”經常來這里采購蔬菜的一飯店負責人張現升由衷地說。
目前,我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快檢篩查已成為常態,全市每年食品監督抽檢量達到千人5批次以上。
市場監管部門主動聚焦人民關切,加大各環節、各領域的食品安全整治力度。農產品、林產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源頭”管控更加嚴格,高風險企業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100%,高毒農藥經銷備案、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等級評定、餐具洗消企業建檔、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實現全覆蓋。針對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相繼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糧食質量安全提升、“守護舌尖安全全力打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堅行動”、食品方面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全面排查食品安全問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凈化了食品安全環境。
政策助推構建食品產業健康生態
“銀田農貿市場在市市場監管局幫助下, 建設中央廚房、生鮮配送及小作坊加工區。從根本上解決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難、設施落后、衛生標準低、污水處理等問題。截至目前,熟食加工及小作坊商戶已入駐60余家。”牡丹區銀田農貿市場副總經理李博告訴記者。
日前,走進菏澤誠智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的操作間,一條現代化生產線呈現在記者眼前。總經理周保立介紹說:“在市市場監管局引導支持下,公司進一步規范了全市餐具消毒行業標準,使行業整體質量往前跨了一大步,建成全市第一家規模化、現代化的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目前每天清洗消毒4萬多套,為全市大大小小500多家餐飲企業提供安全放心的消毒餐具。”
我市把創新監管作為提升實效的有效辦法,通過積極探索,成功打造“食安菏澤”推廣平臺,各縣區“食安菏澤”品牌館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整合“明廚亮灶”“透明工廠”信息監控系統,共同打造基于互聯網+ 的“食安菏澤”智慧監管平臺。依托農貿批發市場標準化的基礎條件,積極吸引食品小作坊、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入駐,實現多業態、各企業的互利共贏,解決小作坊食品加工制作不規范、牛羊肉市場經營秩序混亂等難題。
自省政府啟動“食安山東”品牌引領活動以來,我市大力培育示范企業,截至目前,全市擁有“三品一標”產品1042個,45家食品生產企業、152家餐飲服務“食安山東”示范企業和1家食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
社會共治營造示范創建濃厚氛圍
日前,市市場監管局邀請媒體和消費者代表,到定陶區稻香村食品產業園等企業生產車間, 實地了解企業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邀請媒體、消費者代表走進市區佳和購物廣場、銀田農貿城參與“你點我檢”現場抽樣監督。無論是邀請媒體和消費者代表走進企業,還是參與“你點我檢”活動,這都是我市開展社會共治活動的一個縮影。
我市以宣傳教育凝聚合力,形成社會共治格局培育沃土。建立媒體、網絡、社區、學校、企業五大宣傳陣地,全方位、立體化營造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城市濃厚氛圍。每年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引導公眾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嚴格落實投訴舉報辦法,全時暢通“12315”投訴舉報電話,持續開展“網上識民情,線下保民生”在線交流,及時解答、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困難問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共創省級食品安全城市,形成了共治共管共享良好格局。
記者 張紅艷 郭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