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魯燕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10-19 09:49
從鄉村幼師到高端幼兒園總園長,為了辦好教育,18年來,他們在摸索中前行,在學習中成長,用對孩子事無巨細的愛和先進的辦學理念,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影響了一大批從事幼教的老師與園長。創業成功后,他們不忘飲水思源、反哺家鄉,為貧困家庭、優秀學子送去關愛與溫暖,他們就是菏澤真愛幼兒園的創辦人——陳清、常保運夫婦。
陳清與丈夫常保運都畢業于師范院校,2002年,懷著對教育行業的滿腔熱情,他們在家鄉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解南村開辦了第一所幼兒園——金搖籃幼兒園。雖然最初只有7個孩子入園,但在他們的用心經營下,幼兒園的一切都變得有聲有色起來。他們對自己、對辦學也有了更高的目標與要求。
“那時候,我就想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到城市式的教育。”陳清說,為了提升辦園水平,從2007年開始,他們一有時間就前往石家莊、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參觀學習,把掙來的錢都花在了學習上,學習的同時也改變了辦學觀念。
“當時,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菏澤與大城市的教育差距,便開始嘗試在村里開展親子教育,但家長們卻并不認可。” 2011年,積累了豐富的辦園經驗以后,他們從農村走向城市,在市區華英嘉園小區創辦了第一所幼兒園——真愛幼兒園。他們轉變教學模式,開設針對兩歲以內孩子的親子課,高薪聘請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把從外地學到的先進辦學理念引入進來,不惜花費十幾萬元購買進口教具,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入園人數從最初3個孩子到300多個孩子,真愛幼兒園的親子課不斷得到家長的認可,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做好教育的信心。
自此,夫妻二人大膽創新、強化管理,不斷改善辦園條件,擴大辦園規模,如今在菏澤已有小區配套幼兒園12所,在職老師220多名,先后打造了真愛親子園、真愛幼兒園、真愛腦潛能教育三大品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0-6歲一體化早期教育模式。“我們不再考慮一年能達到多少招生數量,獲得多少利潤,我們只想把孩子照顧好,讓家長滿意。”常保運說,18年堅守創業,他們的創業人生,皆為更好地培育好每一朵蓓蕾。
2018年,常保運被菏澤學院聘請為特聘教師,受邀到學院作報告、探討課程研發;菏澤職業學院來到真愛幼兒園向陳清夫婦咨詢學校還需要教授哪些課程、學習哪些知識,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服務于幼兒園,周邊幼兒園園長也紛紛前來取經……陳清說,正是因為他們善于學習,善于研發,善于管理,真愛幼兒園才有了今天的好口碑。
隨著我市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的開展,今年6月初,城區一批幼兒園轉變成普惠性幼兒園。陳清第一個帶頭與開發區社發局簽訂了學前教育普惠性服務委托書,真愛由高端幼兒園轉變為普惠性幼兒園,保教費直接降低近一千元,解決了孩子入園貴的問題。“實行普惠以后,我們還是秉承小班額,一個班還是三個老師,對孩子的照顧、伙食一直沒變動。我們考慮的是老師的承受能力,孩子多,老師累,就不能保證孩子身心愉悅,教學質量也達不到,孩子少,老師就能關注到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身心健康。雖然是普惠,我們還是要做品質。”陳清說。
常保運出身農村,自幼家庭貧困,深知農村家庭的孩子能考上一所好高中不容易,為了獎勵家鄉的優秀學子,期盼他們大學畢業之后也能為家鄉做貢獻,2017年,夫妻倆決定為馬嶺崗鎮解南村每一位考上菏澤一中的學生獎勵一萬元。今年8月,得知解南村的常書濱考上了菏澤一中,夫妻倆將一萬元現金送到孩子手中。每逢春節,他們為解南村40多戶貧困戶送去米面油或現金,18年過去了,村里的金搖籃幼兒園他們依然在經營。
從最初只想擁有一份職業,到夢想成就一番事業,再到如今想用自己的力量對周邊幼兒園產生影響。辦園以來,他們不斷轉變人生方向,內心也有了一份社會責任感,不變的是,作為教育者,他們只想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記者 常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