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 浩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11-17 10:18
中國菏澤網消息 (記者 王 浩)在日前召開的市政協十五屆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與會政協委員就“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開展專題議政,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政協智慧”,貢獻“政協力量”。
委員們認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斷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支持力度,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231”特色產業體系的首位主導產業進行重點打造,通過聚集和生發一批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引領和帶動全市醫藥產業進入規模膨脹、產業升級的快車道。但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仍有明顯差距。
市政協委員張傳新說出了他的擔憂,現有園區弱小而零散,缺乏頂層設計和長期規劃,園區配套不完善,不利于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益,園區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發揮;園區項目管理績效較低,項目源頭動力偏弱,項目“數量可觀、質量一般”的問題仍很突出;園區企業培育績效較低,企業支撐張力偏弱,企業存活率低,缺乏生命力。
園區興則產業強,張傳新提出,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必須牢牢抓住園區建設的“牛鼻子”,高水平規劃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引導鼓勵生物醫藥產業向園區集聚,構建園區項目集約化建設機制,提高園區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和生機活力。
市政協委員李世新提出,由于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平臺屬各企業所有自用,規模小、分散、重復、封閉,缺乏研發、生產和市場化的深度合作,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產學研協同機制沒有形成。
李世新認為,搭建公共共享服務平臺,探索生物醫藥協同創新與開放共享新模式,是精準助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因此,把服務醫藥產業發展的共享平臺建設規劃納入政府“231”特色產業體系總體規劃,共享平臺由政府相關機構管理,實行市場化運營,既能發揮共享作用,又能由政府輸血向自主造血轉變。
市政協委員從峰說,我市目前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還不發達,直接融資面臨著許多困難;銀企信息不對稱,導致商業銀行對醫藥產業的信貸支持不足;醫藥企業本身融資能力欠缺;政府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等,這些成為當前急需打破和解決的問題。
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我市醫藥產業發展,從峰建議,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發揮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作用,設立投資基金,發揮醫藥產業供應鏈融資作用,構建產業鏈一體化生態,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助力我市醫藥產業快速、健康、規模化發展。發言中,市政協常委會委員圍繞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把脈問診,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充分體現了政協圍繞中心工作貢獻“政協智慧”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