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德光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09 08:43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開放增活力。今年以來,我市聚力實施改革開放攻堅工程,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優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不斷涌現。
“同志,你好,我的社保卡丟了,剛辦了一張新卡,現在每個月都領著退休金,新卡號還需要到人社部門報備嗎?”“您這種情況是不用向人社部門報備的,系統會自動提取您最新的社保卡金融賬戶,養老金會打到您最新的社保卡上。”日前,工作人員就更換社保卡問題,耐心解答市民的疑問。
“社保卡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既是‘市民卡’,也是‘民生卡’,更是關愛群眾的‘連心卡’,養老金、失業金等各項待遇均通過社保卡發放。但長時間以來,社保卡到期或丟失更換后,需持卡群眾再跑一趟人社部門報備最新的社保卡號。對于居住在外地或者行動不便的群眾來說,有諸多不便。”市人社局負責同志表示。
為破解這一難題,今年5月,市人社局聯合市社保中心、銀行,通過打通社保系統和社保卡系統壁壘,實現了社保卡金融賬戶數據交互共享。群眾更換社保卡后,系統可自動關聯最新卡號,無需再到人社部門報備,真正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目前,全市已實現所有社保待遇辦理自動提取社保卡金融賬戶,每年約減少13萬件業務辦理量,極大提升了社保服務效能。
改革,是時代的最強音。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以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調今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堅定不移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以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今年,我市全面落實上級部署,謀劃推出重點改革任務100項,形成制度成果46項;同時強化試點示范帶動,爭取省級以上改革試點24項,首次實施市級改革試點15項。特別是市委改革辦聯合市大數據局等15個市直部門,在全省率先探索“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工作試點等15項市級“微改革”“微創新”,將老年公交卡年審、社保卡報備等群眾“急難愁盼”的事項,鄭重擺上改革議程的重要位置,讓改革的溫暖底色更加耀眼。
“改革落實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方法和高效的機制。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樹立‘大改革觀’,用好以‘問題倒逼改革’的辯證邏輯,把改革資源投放到發展最迫切、矛盾最集中、群眾最關切的領域,更好地激發各級銳意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副主任郭慶東表示。
如果說,改革讓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那么,開放則讓高質量發展更有活力。
日前,54箱國外電子配件經長龍航空GJ8008“中國香港—杭州”航班轉運至GJ8647“杭州—菏澤”航班,落地菏澤牡丹機場后,完成清關并交付客戶。這標志著菏澤牡丹機場“中國香港—杭州—菏澤”跨境貨物轉關運輸通道順利開通。目前,菏澤牡丹機場已開通“達卡—廣州—菏澤”“仰光—廣州—菏澤”“菏澤—廣州—洛杉磯”“菏澤—廣州—紐約”等多條跨境貨物轉關運輸通道,為區域資源互補、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今年以來,圍繞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我市制定出臺支持魯西新區發展30條意見,賦能新區擴開放、增活力;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市屬國企布局新疆、開拓中亞;加快濟鐵物流園數智化改造步伐,保稅物流中心通關效率持續提升;在菏澤牡丹機場建成全國首個非口岸機場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開通跨境貨物轉關運輸通道,進出口成本大幅下降;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等境內外展會,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43家。
越來越開放的菏澤,迎來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70.8億元、同比增長28.4%,增速居全省第2位,有效支撐了經濟平穩增長。
“身邊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了,10年來,我們公司積極發揮產業鏈‘鏈主’作用,招引供應鏈的3家企業一起到武勝橋鎮投資興業。”談到投資環境,位于東明縣武勝橋鎮的菏澤永輝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對于營商環境的變化,隆世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丁路橋也感同身受。他告訴記者,當地有關部門會不定期來到公司走訪調研,通過“面對面”懇談,了解企業發展現況,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和需求進行現場解答,并對企業整體運轉提出意見建議,用實際行動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現如今,從精細化工到新材料制造,一個個優質項目在武勝橋鎮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這背后,離不開該鎮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服務保障。
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企業健康發展,武勝橋鎮實行“一對一”服務機制,從項目審批到建設施工全程跟蹤協調,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同時,當地還不斷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截至目前,該鎮已有2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覆蓋精細化工、新材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產業。
一域之變,折射全局之進。今年,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年初召開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隆重表彰5位杰出企業家、20位優秀青年企業家,尊商愛商氛圍更加濃厚;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持續完善領導包保、“吹哨報到”、“三亮”專題行動等工作機制,建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典范項目庫,推出15個特色場景,集成服務辦理環節大幅壓減;深入推進規范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推廣應用涉企執法檢查“一張網”,合并壓減入企檢查近三分之一……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用“營商溫度”培育出“近悅遠來”的發展熱土。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我市將繼續搶抓發展機遇,革故鼎新,劈波斬浪,以更大魄力和智慧深化改革開放,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記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