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1-20 09:51
近一段時間以來,王朝良顯得格外繁忙。作為國家稅務總局菏澤市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的“領路人”,王朝良不斷“調兵遣將”,開展大企業稅收風險評估工作。“與同事一起研究政策,幫企業解決涉稅難題……王朝良常常忙到很晚。”談起王朝良,同事們不斷回憶起共同奮斗的一個個片段。
被同事親切稱為“大企業通”的王朝良,已“深耕”大企業稅收管理十幾年,其創新的大企業稅源管理模式讓我市大企業稅收工作從“追趕者”躋身“領跑者”,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榮譽的背后是對改革的不斷探索。多年來,王朝良經常對全市重點企業開展調研。他發現,隨著大企業的市場覆蓋面逐步擴大,跨區域經營事項隨之增多,涉稅行為日趨復雜,傳統的屬地管理模式變得有些捉襟見肘。
山東步長制藥集團財務總監王寶才同樣對此深有感觸:“我們集團公司體量較大,銷售網絡遍布全國。過去一旦出現跨區域涉稅、股權轉讓等復雜稅收業務時,縣區一級協調起來往往十分繁瑣。”
面對類似的難題,如何幫企業解決?王朝良苦思良久。在領導的支持下,王朝良決定利用自己多年調研得來的經驗,將復雜的大企業涉稅事項由縣、區級上收到市級層面,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大企業管理專業團隊,建立大企業重大涉稅事項協調機制,新辦法很快取得了實效。
“我們公司上市期間,需要多次的股權轉讓,時間緊、任務重。王局長的團隊及時與我們約談,共同分析上市過程中遇到的政策難題,厘清稅收頭緒。對于現行政策中還沒有規定的涉稅業務,王局長則將問題快速反映到省級甚至國家級層面協調解決,保證我們公司如期實現了上市。”提起王朝良,王寶才豎起了大拇指。
面對納稅人的“點贊”,王朝良總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妻子尋素貞卻略帶埋怨:“朝良從1994年進入稅務系統,沒多久就被‘賣’給了大企業管理部門。二十多年里,很少顧得上家。后來,我也逐漸理解他了,尤其是看到朝良完成重要任務后發自內心的喜悅,也替他感到高興。我想,這就是一名稅務工作者應有的擔當吧。”
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王朝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企業服務中。2015年,王朝良率先在全國探索實踐煤炭行業的風險管理,通過計算機掃描與人工復評的辦法,對重點煤炭企業開展審核,最終形成了煤炭行業的管理模板和風險數據庫。“后來,我們又在醫藥、化工等各個行業形成了風險管理系統,對企業的管理由‘事后處罰’變為‘事前控制’。”王朝良力圖變管理為服務,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如果不及時把風險控制住,我們企業損失會更大。”山東李樓煤業有限公司財務科長于世濤介紹,當時企業在會計處理方法上調整不到位,沒有及時進行納稅申報,王朝良通過微信和電話及時提醒,并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稅收輔導,如同“及時雨”,維護了企業的信譽。
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更好地服務納稅人,2018年國地稅合并后,全省各市紛紛建立重點稅源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局,部分市雖成立了相應機構,但體系并不完善。
此時的王朝良則胸有成竹,在前期探索的基礎上,率先制定了《國家稅務總局菏澤市稅務局列名企業名冊管理辦法》,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劃定市局列名管理企業名冊,順利完成市級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的實體化改革。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副司長王福凱到菏澤調研后指出:“菏澤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國地級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記者 崔俊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