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動四德工程 > 正文
作者: 劉衛國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6-16 17:36
婆婆重病,丈夫常年不在家,幾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整個家庭……近日,走進定陶區孟海鎮程莊村,只要一提起馬常云,不管是鎮村干部,還是附近鄉鄰,認識她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2009年,24歲的馬常云嫁到定陶區孟海鎮程莊村,結婚生子,小兩口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冬天,婆婆白云香因意外腿部嚴重受傷,市、區醫院都表示很難治愈,家人們左右為難之際,性格一直溫和善良的馬常云拿定了主意:“去最好的醫院,用最好的藥,一定要治好婆婆的病”。
馬常云的堅持說服了家人,2016年初,重傷的婆婆由菏澤轉院至濟南治療,在醫院,她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前,為行動不便的婆婆擦擦洗洗,不管用多貴的藥,多好的設備,只要是對婆婆病情有好處的,統統用上。由于老人治療期間很多藥劑、設備是進口產品,醫療報銷費用有限,馬常云前前后后向親戚鄰居借了18萬余元的外債,高額的治療費用讓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負債累累。
婆婆的腿傷需要長期打針治療,無法獨立下床行走,日常行動都要拄著拐棍有人攙扶。內有病人,外有18萬元外債,丈夫為此遠走他鄉打工,只有農忙時才回來,照顧家庭的重任全部壓在了馬常云一人肩上。
馬常云一邊在鎮上打工,一邊照顧公公婆婆和一雙兒女,幾年如一日,從不厭煩。無論多忙多累,她都堅持扶婆婆外出活動身體,為她洗澡、梳頭、理發、捶背、剪指甲,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經常等忙完上床時,已是深夜。看著她日夜勞碌奔波,公公程大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要求外出打工,都被馬常云阻止了。“公公你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出去再磕著碰著,不安全,錢是我們借的,給自己的媽看病,就得我們自己還。我們還年輕,使使勁努努力都是應該的。”
由于這個家離不開她,在照顧公婆的四年中,馬常云從來沒有時間去縣城,也很少回娘家,偶爾回一趟也是來去匆匆,每次看著老母親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愧疚。值得欣慰的是,在馬常云和丈夫的努力下,家里的外債基本還清,婆婆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兩位老人早已與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她當做了自己的終身依靠。婆婆白云香感慨地說:“我閨女嫁到山西去了。患難見真情,我這個兒媳婦,真是比親閨女都好!”
馬常云孝敬公婆的事跡受到村民的一致贊賞,她連續三年被孟海鎮評選為“好媳婦”先進典型,先后被定陶區、菏澤市評為“十大孝星”“孝賢之星”。
“孝敬公婆,天經地義,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提起這些,馬常云只是靦腆地微笑,彎彎的笑眼里透露出淳樸的干練和溫暖,仿佛在她的心中,沒有什么榮譽比照顧好兩位老人更重要。
文/圖 通訊員 周乘銘 記者 劉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