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6-24 10:25
近日,在種植桃樹、葡萄、花椒的自家果園里,老馮正揮動著鋤頭鏟除雜草,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葡萄長得真好,估計得有個好收成。”老馮一邊說著,一邊修剪著葡萄藤。老馮大名叫馮訓帥,今年52歲,是牡丹區安興鎮馮莊行政村的貧困戶。這幾年,馮訓帥通過鎮政府扶貧幫助,種植了果樹,不僅摘了貧困戶的帽子,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果木種植技術能手。
“以前,俺兩口子就是以種地為生,到工廠務工也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兒子需要照顧,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回想三年前家中的光景,馮訓帥長嘆一口氣說:“那時候俺家可以說是‘老弱病殘’沒法活。”
在一家人即將陷入困境時,脫貧攻堅的政策重燃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安興鎮扶貧辦在走訪中了解到,馮訓帥以前有在外地為企業管理果樹的經驗,后來返鄉后試種過3畝果樹,但因經營不善便放棄了。經過鎮扶貧辦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國家扶貧政策以及干事創業精神,讓原本對種植果樹灰心喪氣的老馮重拾信心,決心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開始種植果樹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啟動資金。”馮訓帥說。在了解到他的情況后,鎮扶貧辦積極聯系銀行,利用金融扶貧政策,為其辦理扶貧小額貼息貸款,使其果樹種植項目順利進行。
有了事做的馮訓帥,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起來。在他的精心栽培下,果樹越長越好。但馮訓帥發現由于種植規模較小,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要想真正脫貧致富,必須擴大種植規模,又得需要一筆資金,這讓剛剛起步的馮訓帥犯了愁。
鎮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在安興鎮扶貧辦干部孫美艷的幫助下,馮訓帥獲得了5萬元扶貧農戶貸,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資金,我立馬擴大了種植規模,流轉土地23畝,種植了桃樹、葡萄和花椒,防止因單一作物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影響收入。”馮訓帥說,以前地里只種一樣作物,只有一份收益,現在種三樣,收入也變成了三份,一畝地多收四五千元。
經過三年的努力,馮訓帥一家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如今,馮訓帥種植的各類作物長勢喜人,雖然部分果樹還未達到豐產期,但預計今年桃樹每畝能產2000多斤,收益5000余元;葡萄每畝3000斤,每畝收益7000余元;花椒每畝100斤,每畝收益4000余元。
談起現在的生活,馮訓帥說:“現在生活有希望,干活也更帶勁了,今后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