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7-01 10:22
“現在我不僅養殖了肉兔,還在恒盛大市場幫助門市運送地板磚、砂石,又買了小型起重機,承接裝修上料,一天忙到晚,覺得很充實。”6月28日,牡丹區何樓街道辦事處東風行政村貧困戶徐新建高興地說。
1998年,徐新建因火災導致肢體3級殘疾。家中次女患有先天性癡愚,一家五口人,全靠家中兩畝多地,生活上的重重壓力讓徐新建簡直喘不過氣來。2016年,經過村級評議,徐新建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底,政府幫助我申請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我買了一輛機動三輪車,在恒盛大市場幫助門市運送地板磚、砂石。”徐新建說,在自己不斷努力下,不僅償還了貸款,還積累了一部分資金,日子漸漸好起來了。
天有不測風云。2017年,徐新建的妻子在婦女篩查體檢中發現患有宮頸癌,全家的重擔再一次落在了這個男人肩上。“當時,我帶著妻子跑遍全國各地醫院看病,最后因為費用問題選擇在當地醫院進行手術,手術后每年需要到省里醫院定期隨訪3-5次。”徐新建向記者回憶著當時的情景。
當時,牡丹區正著力推廣實施貧困戶大病醫療救助,徐新建的妻子經過新農合、大病救助、貧困戶大病醫療救助等報銷后,所花費用完全在承受范圍之內,有效避免了返貧。
“我家生活的每一點進步,都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如果不是國家政策好,就憑自己的那些積蓄,根本撐不過這一道道坎。”徐新建感激地說道。為了繼續探尋致富之路,他學習了駕駛叉車技能,有了一技之長的徐新建在建筑工地開起了叉車。在徐新建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也逐漸好轉。不甘心一輩子在貧困線掙扎的徐新建通過市場了解,又購入了比利時肉兔,搞起了養殖,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在疫情期間,徐新建干活的工地沒有開工,他主動報名參加路口值守,申請幫助村干部噴灑消毒液。徐新建說:“在我困難的時候,是鄉里鄉親給了我幫助,是村干部為我奔波勞累,是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讓我脫貧致富,現在是我盡綿薄之力服務大家的時候了。”
記者 李若生 通訊員 馬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