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 燕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7-23 10:11
于旭明(左二)和青年教師一起對教材進行解讀分析
7月21日,記者來到市教育局見到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于旭明時,他正在和三名青年教師圍坐在一起,對教材進行解讀分析,并向他們傳授教學方法和技巧。
“教研員作為學科教研的帶頭人,承擔著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的責任。”于旭明說,身為一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研員,為了培養優秀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在組織開展研討和交流學習的同時,幫助教師“磨課”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工作中,于旭明經常作為輔導老師,帶著選手參加省級乃至國家級的優質課評選活動。有一次,他帶隊到新疆參加全國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展評。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想脫穎而出還真得有兩把刷子。比賽前一天,他們抽到題目后就立即返回賓館開始備課。
在“磨課”過程中,大到教學設計,小到教學語言和動作的配合,于旭明都進行了細致輔導。夜里,對于已經設定好的教案,他總覺得缺乏新意,于是就創設了新的教學情境,幫助該老師重新設計教案,調整教學環節,強化問題導向。經過熬夜奮戰,本以為教案已經打磨得不錯了,可第二天在比賽現場,看到其他選手的出色表現后,才發現教學設計環節還不夠精彩。于是他們又在學校門口租了一間房子,一遍遍進行修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最終,通過精心設計和反復打磨,該老師巧借游戲闖關的授課法,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贏得了評委專家的一致好評,榮獲全國優質課特等獎第1名,于旭明也被評為“全國優秀輔導員”。
一次磨礪,一次進步。為了培養教學骨干,于旭明還通過網上交流、下校聽課、學校公開課點評指導、送課助教、組織區域教師研討、帶隊外出學習等形式,遴選優秀教師開展校際、縣際送課交流,推薦優秀教師到省級講堂展示交流,從而開闊了教師們的視野,提升了他們的教學水平。在他的引領下,一批市縣教師骨干、菏澤名師乃至“齊魯名師”脫穎而出。在疫情期間,于旭明還創建了釘釘工作群,宣傳黨中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略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鼓舞了大家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工作干勁。
“由于新晉青年教師缺乏實際教學經驗,我通過線上研討、線下聽課等方式,讓他們早日成長起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大任。”于旭明說,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繼續甘當綠葉,培育更多的教學人才,為推動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圖 記者 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