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 燕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7-30 10:55
“眼下,正是防汛的關鍵時期,各類物資裝備一定要備足備齊,確保關鍵時刻‘找得到、調得出、用得上’。”7月27日,菏澤市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科科長王富黎,正在向各縣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安排部署防汛救援隊伍訓練、應急物資和救援裝備排查工作,確保人員、物資、裝備保障到位。
自從事綜合減災救災工作以來,王富黎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和應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盡責奉獻。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沖鋒戰斗在防疫一線,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疫情防控的時候就要不畏風險、沖鋒在前、擔當作為。”王富黎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他無條件服從黨組安排,即刻結束春節假期,全力以赴投入到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與各部門協調聯動、研究制定方案、接收傳達文件、梳理匯總材料……作為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保障組聯絡員,王富黎時刻以應急人的戰時狀態,在疫情防控應急保障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他每天加班加點,經常餓了吃泡面,有時候忙起來半天也顧不上喝口水。他撰寫的書面材料,為市指揮部、工作組科學決策、有效部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疫情防控期間,最緊缺的就是防疫物資。當王富黎得知鄆城一家醫療廢物處理公司,因缺少口罩致使工作人員無法開展工作時,及時將情況匯報給指揮部,并先后三次幫助該公司調配了6000多只口罩,從而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防止二次污染及傳染,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為市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科科長,多年的工作經驗讓王富黎養成了強烈的風險意識。他的兩位親戚在武漢工作生活。疫情發生后,在武漢還沒有封城前,二人就已經買好車票準備回家過年。王富黎憑借著職業的敏感性,及時電話勸阻他們不要回菏澤探親,繼續留在武漢,這讓很多親友避免了和他們的接觸,減少了感染疾病的風險。
“減災救災工作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體現出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殷殷深情,不能有絲毫懈怠。”王富黎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進一步履職盡責,把工作當家事干,把崗位當作陣地守,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用初心書寫應急人的風采,用擔當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文/圖 記者 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