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振宇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8-18 09:52
一顆誠心,繼續當好家鄉父老子弟兵。2009年,定陶區張灣鎮耿莊村的張綿華結束了13年的從戎生涯,脫下軍裝、投身商海、返鄉創業,從退伍軍人搖身變成扶貧尖兵,并先后榮獲了菏澤市“農民工之星”,定陶區“歸雁之星”“優秀新農人”等稱號。
退役后,張綿華轉業安置到河南省開封市,他卻放棄了別人眼中的“鐵飯碗”,毅然選擇自主創業。2010年張綿華帶著安置費及所有存款,入股山東沙土食品有限公司,從事高層管理工作。經過多年歷練,張綿華不僅收獲了豐厚的經濟回報,同時提升了企業管理經營能力。
2015年,為方便照顧年邁的父母、幫助村里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張綿華放棄上百萬元年薪,返回老家二次創業,投資1200萬元,創辦了占地40余畝、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山東金沙園食品有限公司,從事花生、瓜子等堅果炒貨類休閑食品生產經營。他在創業過程中發揚了軍隊不怕苦、不怕累的鐵骨錚錚精神,堅持“質量贏天下”的經營理念,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獲得了穩定的客源。
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始以來,張綿華主動響應“企業認領貧困村、企業家認領貧困戶”號召,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事業,始終把扶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他制定了企業精準扶貧方案,在公司設立了30個扶貧崗位,先后吸納46名困難群眾就業,每月工資收入不低于2600元,幫助貧困家庭實現穩定脫貧;為進一步回饋社會,他還與張灣鎮90個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開展愛心捐助活動,自2017年,他每年從“扶貧車間”盈利中拿出9萬元,發放給貧困家庭;通過給當地200余戶貧困戶免費提供花生種子,簽訂高價回購協議等,引導群眾種植花生400多畝,帶動當地困難群眾增收40余萬元,為貧困戶穩定脫貧提供了保障……
疫情發生后,張綿華主動要求參加村里的防疫值班,并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捐款1萬元和防疫物資,當了解到張灣鎮耿莊村防疫物資短缺后,他立即到各大藥店采購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并驅車200余公里采購防疫物資,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彰顯了擔當作為的為民情懷。
“脫貧攻堅到了最關鍵沖刺的時期,我必須沖鋒在前,帶著軍人的作風和光榮,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再立新功。”張綿華說。記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