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紅艷 郭陽陽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09-03 09:56
王鵬帶領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采用觀察法進行校本課程教學
教師節前夕,“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評選組委會公布了《“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人選名單》,最終評選出10名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其中高校5名,來自地市的5名,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鵬榜上有名。
“被評選為‘齊魯最美教師’,是對我27年來堅守農村,奉獻教育崗位的肯定,是對我工作的鞭策,更是需要我在平時教學工作中真正把學生培養出來,由最美教師變成鄉村教育的推動者,在振興鄉村教育的道路上讓鄉村最美起來!”王鵬動情地告訴記者。
王鵬1993年7月畢業,被分配到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擔任教師工作至今。王鵬雖身處鄉村,卻能站在當今語文教學教改的前沿,結合鄉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積極拓展鄉村語文教學課程資源,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動力,抓住語文教育的本質根源,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教學之路。
扎根鄉村教育 奉獻無悔青春
王鵬告訴記者:“我出生在農村,師范畢業后又回到自己上學的初中教學,對這所學校充滿了感情。有沿海城市高薪聘請我,我婉拒了!”
王鵬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 在教學的路上深挖細探,追根求源。以認真的備課、扎實廣博的學識、精練巧妙的教學設計,和對學生循循善誘的引導,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受到學生由衷的愛戴及學生家長的尊敬。
1993年7月他初涉教壇,以熾熱的耐心、勤懇的態度、扎實的專業知識、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風格在巨野縣最為偏遠的鄉村中學一干就是27年,其間放棄了許多調崗改行的機會,只緣于心中那份對鄉村教育的執著和熱愛。一路走來,一路堅守,一路艱辛,一路汗水,在振興鄉村教育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傾情奉獻,贏得當地群眾稱贊!
突出鄉村學校特色 創造書香校園
王鵬剛參加工作時,學生輟學現象嚴重。他就走村入戶進行家訪,往往回到學校時已是深夜。從1993年到現在家訪累計近萬次,把398名輟學在家的學生勸返回到學校并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其中馬洪占同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畢業后在華為工作,目前是華為從事研發的工程師。于夢圓同學被勸返后,高考時考入上海同濟大學,目前是清華大學的在讀研究生。
學校開設校本課程,突出鄉村辦學特色,讓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真正結合。在王鵬的倡議下,學校開設勞動技能和農作物種植、家具小制作等幾門校本課程,學校自編教材,自找素材,搞得熱火朝天。不但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習一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增開校本課程的同時,王鵬和語文組的幾位老師又向全校學生發出了“讀經典名著,做文明學生”創建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倡議,動員全校師生,人人讀名著,向名著汲取生命成長力量。1996年上半年發出倡議,1996年下學期學生正式把讀經典名著作為學生、老師生命成長的一部分。堅持了24年, 較好地引領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浸潤了學生年輕的心靈。 特別是今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廣大學生不能回校上課, 讀書卻沒有讓他的學生感到孤獨。每周一次的線上讀書交流活動使他的學生感受了什么是真正的國家精神,什么才是當前中學生最值得努力追求的。怎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讀書讓學生長大了,懂事了,理智了,會思考人生了。
拓展課堂教學廣度 讓知識扎根學生心中
多年的一線教學,王鵬深深認識到課堂教學永遠是自己成長之本。為打造高效課堂這個教學目標,他不僅通過多讀書積累知識,還善于學習分析名師課堂教學案例。
他認為,課如果只教在黑板上,教在課堂上,就會隨著教師聲音的消失而銷聲匿跡。課要教到學生身上,教到學生心中,成為他們良好素質的基因,終身受益。
王鵬介紹道:“課堂教學是立德樹人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傳授知識,訓練能力,熏陶思想感情,就是給學生打精神的底子,打生命的底色,我的語文課一定使學生難以忘懷,在他們心中留下美好的、長久的記憶。”
王鵬從教27年,幾乎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去教、去引導學生思維、去拓展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2019年1月,他成為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中赴新加坡攻讀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的首批學員,大大提升了理論水平。
在教學中王鵬堅持“本源語文”教學研究,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帶領學生在學習的叢林中來回穿行。課堂上緊扣語言文字的表述,傾注自己的真情實感,撥動學生的心弦,贏得和鳴共振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是“本源語文”教學提出人、實踐者。他是省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
“回顧成長的足跡,讓我更加堅定堅守鄉村教育初心。更加穩固獻身鄉村教育教學事業的定力;身正為范,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鄉村學生,積極引導和幫助鄉村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此生無悔!”王鵬告訴記者。
文/圖 記者 張紅艷 郭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