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趙 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12-11 10:05
□ 趙 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落實好干部標準,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水平和專業化能力,加強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激勵保護,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深刻揭示了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的根本規律。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因素。要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就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堅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嚴格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拓寬用人視野,激勵干部積極性,為菏澤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要堅持用人以公。用人以公,方得賢才。公正用人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是我們選人用人的根本要求。組織部門要用好選人的“顯微鏡”“放大鏡”“透視鏡”,不以私情廢公事、不拿原則做交易。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心歸根到底是對黨、對人民、對干部的責任心,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敢于負責、公正無私,公平對待和使用干部。公正用人,公在事業,要從黨和人民事業出發選干部、用干部,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人崗相適。公正用人,公在風氣,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做到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把政治生態搞清明。
要堅持用人以忠。“天下之德,莫過于忠”。旗幟鮮明地樹立忠誠為上的用人導向,這是中國共產黨干部隊伍建設最根本的政治品質。首先必須有堅定的政治定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正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不折不扣、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其次,要有深厚的為民情懷,對標初心使命,必須自覺堅持人民至上,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我為大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遺余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要堅持用人以實。旗幟鮮明樹立注重實績的用人導向,要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成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選拔任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大膽使用在關鍵時刻豁得出去、重大任務面前沖得上去的“猛將”,在攻堅克難中闖關奪隘、攻城拔寨的“闖將”,在推進改革發展中敢于擔當、狠抓落實的“干將”,著力建設充滿活力、勇于攻堅、大膽創新的黨員干部隊伍。
要堅持用人以育。要把從嚴管理培育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同時要用科學辦法進行管理,切實管到位、管到點子上,培育出成效,切實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要在重大政治任務中、在火熱社會實踐中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鍛煉干部、培育干部;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培養成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多選一些在重大斗爭中經過磨礪的干部,同時要讓沒有實踐經歷的干部到重大斗爭中去經受鍛煉,在克難攻堅中增長膽識和才干;要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要經受住考驗,尤其是年輕干部要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 、接幾回“燙手的山芋”。
要堅持用人以規。選人用人,要嚴格執行黨章規定的干部條件和好干部標準以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嚴格標準、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規范程序,把黨的領導進一步貫穿到分析研判和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等各個環節,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選人用人全過程、各方面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使黨管干部原則得到真正落實,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優者獎、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
(作者單位:中共菏澤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