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 飛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5-28 09:43
和員工一對一談話
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與養殖大戶交談
員工到種植合作社走訪
為退役軍人發放貸款,支持其創業
與企業負責人交流
大力扶持農業產業發展
走訪草莓種植戶
新華黨支部上門為群眾辦理業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近年來,菏澤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菏澤農商銀行)在省聯社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牢記囑托,砥礪前行,堅持黨建目標與業務工作緊密深度融合,在實踐中既鍛造出了做好經營的本領,又探索出了抓好黨建的能力,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
黨旗紅,人心齊,士氣昂,事業興。菏澤農商銀行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注重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為實現業務經營新跨越、打造百姓滿意的農商銀行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截至目前,菏澤農商銀行資產總額達457億元,各項存款余額41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67億元。存貸款總量、增量均穩居全市金融機構前列,是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黨建+制度建設” 夯實企業紅色底蘊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喚醒紅色基因,激發全體員工的愛國熱情,5月19日晚,菏澤農商銀行在菏澤大劇院組織觀看了紅色經典黃梅戲《江姐》,該行全體干部職工和黨建共建單位人員共1000余人參加。精彩的演出引起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將在工作中勇擔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與力量。
據了解,為抓好黨史學習工作,該行合理部署,印發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工作配檔表,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實現黨史學習教育與業務深度融合。
按照“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該行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等制度,增強領導干部“一崗雙責”意識,全面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切實把全行干部、職工在教育活動中激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圍繞“黨建+”,促進黨建與業務發展相融合,打開經營發展新思路;促進黨建與群團建設相融合,激發服務大局新活力;促進黨建與企業文化相融合,打造金融服務新名片。
同時,為營造風清氣正的企業文化,該行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各黨委委員為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菏澤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中融入清廉金融理念。同時,該行還定期開展紅色革命文化教育、清廉金融文化活動和農信挎包精神講座。在總行及各網點辦公區域設置文化墻,通過懸掛展板的方式,將廉政文化分為廉潔、公正、正氣、誠信等板塊,時刻警醒廣大黨員干部清正廉潔、嚴以律己。
“黨建+鄉村振興” 鑄就服務“三農”新格局
近日,記者來到菏澤開發區佃戶屯辦事處一家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在大棚里,一朵朵毛木耳像花朵一樣競相“綻放”,長勢喜人。負責人劉海勝夫妻倆正在棚里忙活。“這幾個棚的毛木耳都快熟了,馬上要召集工人過來采摘,另一個棚里正在培育新品種,經濟價值更高。”劉海勝說道,“咱們農商銀行不僅辦貸速度快,而且服務好,我打心底里感謝咱們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
鄉村振興,農村是主體,農村要想發展,產業是支撐。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促進農村各方面的發展。菏澤農商銀行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推出“1+1”和“1+N”相結合的共建模式,積極組織轄內49個黨支部與轄內行政部門、村委(社區)、行業客戶、專業市場開展黨建共建,制定共建單位和黨員群眾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明確黨建共建的內容,實現黨建與業務發展同頻共振。截至目前,各黨支部已與109個單位簽訂黨建共建協議,開展黨建共建活動660次;同時,向轄內各鄉鎮、村居、社區、共青團等組織派駐金融助理,支行行長擔任掛職副鎮長、團委書記,副行長、客戶經理擔任金融村主任,持續促進雙向交流,構筑組織聯建、黨課聯上、隊伍聯訓、活動聯辦、實事聯抓、難題聯解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該行以服務“三農”作為立身之本,扎實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對品牌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美麗鄉村建設、新型農業經濟主體、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通過扎實開展“整村授信”“挎包行動”等活動,將整村授信和“四張清單”相結合,扎實開展涉農貸款營銷。
為滿足農戶金融需求,先后推出“惠農貸”“魯擔惠農貸”“幸福種養貸”“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滿足“三農”需求的信貸品種。截至目前,發放涉農貸款余額138億元。
“黨建+金融輔導” 支持實體經濟責無旁貸
“現在企業引進了新設備,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了,這得感謝咱們農商銀行,尤其是去年疫情防控最嚴格的時候還幫我們爭取政策,不抽貸不斷貸。”近日,在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一家定制家具廠內,工廠負責人對記者說。據了解,該家具廠成立于2015年,主要生產定制木門、櫥柜、酒柜,所生產家具銷往全國各地,年產值可達3000余萬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該行堅持同頻共振,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選派26名業務骨干成立5支金融輔導隊,積極對接,深化金融輔導。為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債務償還、資金周轉、融資困難等燃眉之急,該行通過開辟綠色通道、給予利率優惠、延長還款期限、加大續貸支持、優化線上服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最急需、最便捷的金融服務。對疫情防控保障企業、規模以上重點工業企業、科技型企業和“百行進萬企”名單企業,按照“一企一策、一問題一方案”的要求,指導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融資方案,選擇最適宜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截至目前,共輔導企業1715家,金額12億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該行在轄區內開展“行業客戶精準營銷活動”,篩選企業名單2400戶,按照地理位置、企業類型、經營規模等情況進行歸類,分配到部、到人。了解企業信息和業務需求,向企業提供貸款、結算、代發工資、理財、咨詢等綜合性服務,根據行業客戶經營和需求特點,設計配套金融產品,提升優質客戶忠誠度和貢獻度;充分把握行業客戶長尾效應,樹立“小利潤大市場”營銷理念,建立起客戶系統化營銷體系。對存量的行業客戶營銷全覆蓋,建立完善的行業客戶信息檔案,形成一條動態、健康的行業客戶營銷鏈。
同時,該行不斷創新信貸產品,先后出臺了“復工復產應急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政銀保貸”“人才貸”,適用于無還本續貸的“循環貸”、與稅務部門合作的“稅易貸”、解決民營企業擔保難問題的“丹彩微貸”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免評估低息經營貸”等信貸產品,竭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和“便捷信貸”活動,搭建微信、電話申貸平臺,實現“無紙化”線上辦貸,突破時間限制,響應實時需求,實現“隨用隨貸”。
“黨建+普惠金融” 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一直以來,該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努力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加強渠道建設,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以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識下鄉、不忘初心普惠金融服務隊等為載體,積極開展金融知識進村入社區宣傳普及活動,做農民致富的好幫手。通過客戶座談會、金融展業、金融夜校、流動銀行車等形式,成立“駐村移動辦公”服務隊,實行“支行行長+2名客戶經理+2名綜合柜員”三級聯動為民辦實事,暢通金融服務供需渠道,推動此項工作常態化、專業化,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讓群眾更好地接受各類金融知識,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
推進服務渠道建設多元化。在物理渠道建設方面,加快網點轉型,合理規劃網點布局,統一網點形象標識和功能分區,實現網點硬件標準化、文明服務標準化。在電子渠道建設方面,積極拓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大力布放ATM、CRS等自助設備;全面推廣線上申請貸款、手機銀行自助放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貸款同步運行。
為全面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菏澤農商銀行在全行成立由340名黨員組成的“紅馬甲”黨員先鋒隊,流動黨員先鋒隊以流動銀行車為載體,圍繞客戶需求,深入27個鄉鎮和牡丹區、開發區、高新區三區宣傳金融產品、現場激活社保卡、開立銀行卡、辦理支付結算等服務,打破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把金融服務送到村民的田間地頭,送到百姓家門口,真正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間,幫助農民把新鮮時令果蔬送到居民家門口,讓小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農商銀行上門服務,此項活動得到了小區居民一致認可和稱贊。
文/圖 記者 楊 飛通訊員 姜曉紅 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