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蘇建 陳常召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6-16 16:10
摩天輪、百米滑梯、雙人飛天、海盜船、旋轉塔……在鄄城縣鄭營鎮馮莊生態園里,白天游客盡情玩耍,品嘗農家飯菜;夜晚,華燈璀璨,流光溢彩,散步園中,怡然自得。
馮莊生態園是馮莊村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的大背景下建設的鄉村旅游項目,生態園按照“新建+優化+點綴+升級”建設方案,先后投資4600余萬元,重點規劃建設“一園一路”。以“馮莊生態園”為中心打造精品鄉村旅游工程,規劃建設了游樂區、觀賞區、垂釣區、采摘區、餐飲文化區、觀光民宿園等特色項目。
“生態園為我們村吸引了不少人氣,村民通過在園區里擺攤、打工,一年下來能掙不少錢。”馮莊村村干部馮紅濤說,生態園配套發展起農產品采摘和花田觀光游,先以每畝800元的價格,流轉了村民們的500畝土地,種了蘋果、梨、桃、草莓、西紅柿等果蔬,后又流轉800畝土地,栽種了芍藥、牡丹等花卉。此外,還流轉了700畝土地種植了小麥,產出小麥供給餐館使用。
“現村民基本不種地了,不是到園區里擺攤做生意,就是在園區、餐館和大棚里打工,一天能收入80元。”馮紅濤說。
今年65歲的馮良善是馮莊村里的五保戶,從生態園建設開始就一直在這里工作。“在這里干的都是一些零碎的雜活,一點也累不著。每月工資2000多元,到月就發,我一個人根本花不完。”馮良善說。
村民馮愛體以前是一名電焊工,早已厭倦背井離鄉的打工生活,游樂場一開園,便應聘了游樂場的設備維護工作。“每天200元錢,還可以天天回家,誰不愿意在家門口工作!”馮愛體說。此外,生態園也成了本村老百姓遛彎游玩的好去處。
“生態園建成后,我就在門口擺起了攤位賣水和雪糕,一年下來掙10多萬元,這都是沾了這個園子的光,讓我們村吃起了旅游飯。”村民馮力軍高興得合不攏嘴。
每逢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就是游樂園的旺季,除了園區里固定的50個攤位,園區外面道路兩邊擺的攤位,距離長達1000多米。“2021年春節期間,游樂園里的游客絡繹不絕,10多天的時間里,園區就收入了400多萬元,要是加上擺攤和美食節的收益,總收入能達1000多萬元。”馮紅濤說,過年期間,大棚里的草莓采摘價格高達48元/斤,一個大棚一年也能純收入6萬元。
“按照目前發展形勢預估,村民們擺攤做生意平均一年純掙4萬元沒問題,再加上打工,一年下來收益很可觀。”馮紅濤說,村里發展目標清晰,就是依托生態園發展鄉村游,逐步實現鄉村美、產業新、農民樂、風尚好的鄉村振興新路子。“生態園已經成了群眾就業、創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全村蓬勃發展的振興地了!”
文/圖 記者 時蘇建 視頻 陳常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