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8-05 09:26
在曹縣城東8公里,有一個因加工“羊毛”而遠近聞名的郭莊村。這里家家毛紡廠,戶戶賺錢忙,全村80%的村民都住上了自己的“別墅樓”,生活十分愜意。
“俺村是一個回族村,歷來就有烹羊宰牛、加工羊毛的傳統。”8月1日,郭莊村黨支部書記郭登峰向記者介紹,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春風,吹開了郭莊村淘金致富的“羊毛路”。
“當時的村黨支部召集全村加工戶,引導村民走股份合作的道路,利用先富起來的加工戶,帶動幫助貧困戶聯戶經營,在全村形成多個股份制企業,大力發展農村股份合作制經濟。”郭登峰說,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郭莊村建立了天一皮毛有限公司、品正皮毛有限公司、中遠毛紡有限公司以及洗毛廠、皮革廠、面粉廠等數十家企業,聚集了規模以上毛紡企業7家,帶動家庭作坊式毛紡生產戶120家,從業人員達2600余人。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洗毛、毛條加工和高檔澳毛精紡,采用中澳合資的大型洗毛加工生產線設備,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傳統的毛紡生產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比較大,家鄉的資源環境,也適合公司長期發展。”位于該村的中遠毛紡公司負責人郭龍雷說。
村民郭龍雷在江蘇昆山已從事毛紡產業20余年,這些年,在家鄉的感召下,郭龍雷下定決心回到家鄉投資建廠,成立了曹縣中遠毛紡有限公司,歷經三次擴建,目前公司建筑面積達1萬平方米,擁有10條梳毛生產線和一條洗毛生產線,專業生產澳短條,已發展成為集采購、洗毛、制條、銷售為一體的省級毛紡龍頭企業。
在龍頭毛紡企業的帶動下,郭莊人在羊毛里淘金致富的人越來越多。郭登峰說:“毛紡加工不僅是群眾增收的財源,也是俺村脫貧攻堅的抓手、鄉村振興的產業。下一步,我們計劃利用好高標準建設的毛紡產業園,繼續把毛紡產業做大做強,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帶動更多人吃‘羊毛’這碗飯。”
自從郭莊村集體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后,村里的環境衛生一天比一天好。郭莊村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引導群眾戶戶門前栽樹,家家種花種草,建設綠色家園。同時,加大村莊規劃力度,相繼拓寬了街道,硬化了路面,安裝了路燈,建起了文化大院,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以前村里沒有自來水,吃水很困難,晚上也沒有路燈照明,只能走黑路。現在家家通了自來水,晚上也有照明的路燈,再不用擔心摸黑路了。”這兩年,村里環境的變化讓村民馬素玲十分欣喜。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如今,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起點上,勤勞勇敢的郭莊村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文/圖 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