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4-12-24 11:35
網絡社交媒體因其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就多元話題開展即時交流,逐漸成為大眾社會互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總臺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近年來,部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網絡社交媒體評論區和隨手拍照片竊取我國家秘密,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盯上評論區
偽裝身份,伺機竊取情報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通過偽裝成相關話題愛好者,潛伏在有關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內容的網絡評論區里,以詢問、辯論、交友等方式刺探我國家秘密。
國家安全機關發現,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通過人工篩選或算法捕捉等方式,在某涉我科技項目視頻的評論區中刺探我科研裝備參數、編號、研發人員等涉密敏感信息。
散播流言,擾亂民眾認知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通過招募“水軍”、使用社交媒體機器人等方式,在評論區中肆意編造散布抹黑我政府、政策的不實言論,或歪曲我國歷史誤導民眾認知。
調查發現,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在關于我國歷史英雄人物的網絡評論區中大量刷屏野史、偽史,妄圖詆毀抹黑我國歷史文化與英雄楷模,消解人民群眾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及對我國歷史文化的認同。
操縱話題,挑起輿論爭端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通過創建大量用于制造輿論的網絡賬號,在社交媒體中主動操縱設置話題,并在評論區中刷屏控評,激化矛盾、制造對立,企圖帶偏輿論風向,操縱輿論話題。
工作中發現,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惡意設置有關敏感話題,并刷屏煽動反動言論,激化民眾情緒,試圖挑事鬧事、制造混亂。
照片中這些信息容易泄露
在社交平臺上,拍照成為我們記錄生活、分享經歷的重要方式。但一張看似平常的照片往往包含著很多信息,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泄密源頭。
EXIF信息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種嵌入在照片中的元數據,它記錄了照片的拍攝時間、分辨率、相機制造商、相機型號、光圈、快門速度等信息,如果手機開啟了地理位置信息服務,那么照片中還包含精確到具體經緯度的地理位置信息。
背景信息
照片背景中的標志性建筑和獨特的地形地貌可能會暴露照片的拍攝位置,涉密敏感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周邊特有的山峰、河流、建筑、道路、植被等特征,一旦出現在照片中,別有用心之人可能會結合地理信息分析技術,推斷出敏感區域的大致方位等關鍵信息。
圖文等細節信息
照片中的圖文作為最直觀的信息載體,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泄密風險點,相關的物品擺放、獨特的物品標識等都可能暴露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如不慎露出的文件報告、參數指標、設計圖紙,哪怕暴露出一角,都可能造成泄密隱患。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面對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互聯網竊取我國家秘密、擾亂我網絡秩序等行為,廣大人民群眾應保持警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反間防諜意識。
增強安全保密意識
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核心涉密崗位工作人員在參與評論時,不在評論區中發布任何涉密信息,不暴露自己接觸到涉密單位、涉密人員及國家秘密的情況,避免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提高自身辨別能力
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時,不被虛假信息和惡意誘導所迷惑。如發現網絡言論中有涉及反動、敏感等危害我國家安全的負面信息,應保留證據,及時舉報。
遵循客觀真實原則
廣大人民群眾應不盲目轉發未經證實的消息,不編造不實信息,不轉發造謠、抹黑我國家歷史、革命歷程與發展建設等言論。
照片內容應留意
為防止發生失泄密事件,應重點避免暴露有關關鍵要素。如某些可能暴露特定機構或設施的場景布局,以及暴露個人工作單位及崗位的標志物品等。如內容可能涉及國家秘密,絕對不能隨意拍攝和分享。
分享照片先處理
為確保安全,公開分享可能會有涉密內容的照片前,應進行脫敏脫密,可以使用專門的EXIF刪除工具,或使用圖片編輯工具對照片進行裁剪、模糊、消除等處理,抹去照片中可能暴露的關鍵信息。在一些涉密敏感點位拍攝照片時應關閉拍攝設備的位置服務,避免暴露具體地理信息。
應用授權需謹慎
在安裝應用時,應仔細查看應用的權限請求,對于不必要的權限申請要拒絕授權。定期檢查設備終端的應用權限設置,酌情開啟相冊權限、及時關閉不必要的權限,防范不良應用竊取信息。
涉密場所不拍攝
未經允許禁止在涉密區域、涉密場所拍攝照片,因工作需要確需拍攝的,應提前依規審批,使用專門設備,安排專業人員陪同,并注意拍攝內容,避免擴大拍攝區域。
面對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互聯網竊取我國家秘密、擾亂我網絡秩序等行為,廣大人民群眾應保持警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反間防諜意識。如發現疑似境外間諜在社交媒體評論區刺探我涉密信息,或是散播具有煽動性、顛覆性言論等可疑線索,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